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第28卷第2期 SEISM0L0GICAL AND GE0MAGNETIC Vol 28 No 2 2007年 4月 ()IjSERVlAT10N A ND RESEARCH Apr 2007 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活动条带 整体性迁移特征的研究 顾方琦D 沈小七 张春芝。 1)中徽246001安庆市常委会预算工委 2)中国合肥230031安徽省地震局 3)中徽246001安庆市地震局 摘要在较详细分析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中等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活动 条带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中等地震活动具有由西向东的整体性迁移特征,其迁移 速率约25 km/a,可能起源于地幔应力波 对华东地区而言,目前东部的北西向条带北部,是未来最 有可能出现“关门”地震的区域 该项研究为地震趋势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参考。 关键词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条带迁移;“关门”地震 中图分类号:P31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246(2007)02—0032—04 引言 华东地区地处大华北南部,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地震活动区域。顾方琦等(1999,2001) 对这一地区近百年来的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类型以及1970年以来ML≥4.0地震主体活动区域的 迁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2005年11月26 El在江西九江一瑞昌发生了Ms 5.7地震,打破了 华东地区长达8年的无Ms≥5.0地震的平静局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 地区今后的地震活动趋势作进一步探讨。本文在文献(顾方琦等,1999;顾方琦等,2001)基础上, 对该地区ML≥4.5中等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所呈现的条带性分布进行研究,并指出未来1~2年或 稍长时间需要密切注意监视的地区。所研究的华东地区范围与文献(顾方琦等,1999;顾方琦等, 2001)相同,为29。N~37。N,113。E~125。E(除去河南、河北一带的地震),所用的M ≥4.5地震均 取自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提供的地震目录。 1 地震活动条带的整体性迁移 由华东地区ML≥4.5地震时序图可以看出,该地区197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大体经历了两 个相对较活跃的阶段,形成了两次起伏(图1)。在这里根据顾方琦等(1999,2001)研究提出的,以 两次起伏间的1987年为界,分为前后2段。 作者简介:顾方琦(1946 ̄),196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震高级工程师,现任安庆市常委会预算监督审查工 作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地震活动性等研究 基金项目:本项研究得到安徽省地震局合同制课题(200610)资助 本文收到日期:2006—10—0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顾方琦等: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活动条带整体性迁移特征的研究 33 一一,~、、l ~一 ~\、 , , ~,lI llI I l 1 II lI . 、、、 , l .a ~… ,, 图1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ME≥4.5时序分布 图2中的空心圆表示1970 ̄1987年的地震,实心圆为1988年及以后的地震。由震中分布 图可见,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可以分为3个北西向条带(图2中实线所划区域)和两个 难发现,A带的地震活动较早,结束也较早, 1983年山东菏泽MS 5.9地震后A带即告平 图2华东地区帆≥45地震震中分布 .静,没有ME≥4.5地震发生,长达2O余年。B带的地震活动至1995年也基本结束,至今也有 十来年的平静。而C带上地震活动出现较晚,自1992年开始活动,至今尚未结束。 7.00 6.00 5.O0 4.00 l970 l975 l980 1985 l990 l995 2000 2005 7・ 6. 寒5. 4. l970 l975 l980 l985 l990 l995 2Ooo 2oo5 tla 7.00 6.00 5.O0 4.00 l970 l975 l980 l985 l990 l995 2000 2005 7 6 5 4 t/a l970 l975 l980 l985 l990 l995 2000 2oo5 t/a 7 t/a 图3华东地区各条带地震活动时序 (a)A带:菏泽一漂阳;(b)B带:仓山一长江口; (c)C带:鲁车南一长江口东;(d)D带:鲁南一赣北 4 l970 l975 l980 l985 l990 l995 2000 2005 (e)E带:黄海一浙东北 t/a 北东向的D、E两带地震在时序上表现出较好的相似性,都是前后活跃、中间平静。D、E 带的地震在2O世纪7O年代主要与A带的地震活动较为一致,2O世纪9O年代后则与C带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地震活动较为一致。而在20世纪80年代B带较为活跃的时期,D、E两带的地震较为平静, 也就是说D、E两带的地震与B带的地震在时序上并非密切。因此,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目前 主要落在了C、D、E带上,再排除D、E带与A、B带所交汇重复的地区,剩下的空间范围就可 以缩小了。这对判断今后这一地区的地震活动空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就是说,今后华 东地区的中等以上地震将主要发生在C带的离苏北海岸大约100~300 km的黄海海域、E带 的东北段黄海地区和E带西南端的浙东北地区,以及D带西南段的安徽西北至西部及与之毗 邻的豫、鄂、赣地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较直观地看到,近30年来华东地区中等以上地震活动条带自西向东 的渐次推移活动,平均迁移速度大约每10年250 km,平均每年25 km。 2条带上的最大地震与“关门”地震 最大地震与“关门”地震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常常被赋予重要特征,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 震。最大地震表示应变能的释放中心,“关门”地震则表示从活动到平静的转折。由震中图可 见,A、B、C带上的最大地震皆发生于条带的南部,约31。N~33。N间。自西向东分别是1979 年溧阳M 6.0地震、1984年南黄海M 6.2地震和1996年长江口东M 6.1地震。其中1979 年溧阳地震打破了江苏南部无6级地震的历史纪录,1984年南黄海地震发生在历史上南黄海 6级以上地震密集区最靠南的部位,1996年长江口东的地震则是该地区有史以来的最大地震。 这些地震活动表明: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后,位于大华北南部的华东地区强震明显地 向东南扩展,并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而在条带的北部则有一个在该条带地震活动结束 或快要结束时发生的较为显著的“关门”地震。这一“关门”地震的发生表明,这一条带的地震 活动即将转入相对平静期。在本文研究的华东地区,可以看到,A带的“关门”地震发生在条带 北部的1983年山东菏泽M 5.9地震,此后A带趋于平静;紧接着,在其东邻的B带南部于 1984年发生了B带的最大地震,两者间隔时间为196天。而B带的“关门”地震则为发生在条 带北部的1995年山东苍山M 5.2地震,之后B带趋于平静;其后不久,在其东邻的C带南部 于1996年发生了C带的最大地震,两者间隔时间为416天。表2列出了有关参数。 表1华东地区中强震迁移特征统计 从表1中可见,在A、B、C条带上,最大地震均发生在32。N左右,“关门”地震后200~4OO 天,其东邻条带南部发生最大地震,震级差约0.5级。目前C带上的“关门”地震尚未出现,但 根据前两次“关门”地震的间隔时间,及B带上1984年最大地震与1995年“关门”地震的间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顾方琦等: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活动条带整体性迁移特征的研究 35 时间,可以大致推测:C带上的“关门”地震有可能在35。N,122。E附近,今后1~2年或稍长时 间发生,震级估计在M 5.6左右。 此外,各条带中部有一个5级左右的地震,A带中部有1979年固镇Ms 5.0地震,B带中部有 1987年射阳Ms 5.1地震,C带中部有1997年南黄海Ms 5.1地震。它们由西向东迁移。进一步 表明,条带南、中、北的几个主要地震都较同步的由西向东迁移,体现了条带的整体性推移。 3 结束语 (1)上述分析表明,近30年来,华东地区中等以上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分布特征, 绝大多数地震都分布在这些条带上。其中北西向的地震活动条带是动态的,呈现整体性由西 向东的推移。这一规律性现象的发现,显然有助于对该地区今后地震活动趋势的分析。运用 这一研究成果,对判断华东地区今后的地震活动空间,及C带上目前尚未出现的“关门”地震,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短临预报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基本框架。 (2)华东地区出现地震成带地自西向东整体推移的活动过程,这种迁移速度约每10年 250 km,平均每年25 km。但其形成的机理目前尚不了解,可能起源于地幔应力波。2005年 11月26日发生的江西九江Ms 5.7地震,表明华东地区有可能进入了新的活跃时段(图1),同 时表明,D带西南段的地震开始活跃,或是在C带的活动后期或结束后,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 可能会转移至西部鄂豫皖地区,中等地震出现新的由西向东迁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顾方琦,张枝榴.1999.本世纪华东地区两种不同空间分布类型的地震活动性分析EJ3.地震学刊,74(1):38 ̄41 顾方琦,张春芝,张枝榴,陈礼.2001.1970年以来华东地区地震活动主体区的迁移EJ].地震地质,23(3):475 ̄480 Research the whole migration of medium earthquake activity belt in East China Gu Fangqi”.Shen Xiaoqi ’and Zhang Chunzhi。’ 1)Budget Committee of the People s Congress Council of Anqing,Auhui Province 246001,Chind 2)EarthquakeAdministration ofAnhui Province,Hefei 230031,China 3)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Anqing,Anhui Province 24600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medium earthquake activity since 1 970,we have found the activity belt and the migration rule in East China.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dium earthquake activity belt migrated from west to east.The migrating velocity is about 25 km/a, this maybe comes of the stress wave of the mantle.For East China,the northern part of this NW earthquake belt maybe comes to a shutdown earthquake in the future.Our research may be useru1 in the uptrend estimate. Key words:East China,medium earthquake,migration of the earthquake belt。shutdow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