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研究

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研究

来源:华拓科技网
内控经纬INTERNAL CONTROL WARP/WEFT

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研究

赵炜 伊河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内部控制管理,尤其是财务内控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风险的防范和企业资金资产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国内用发展需要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层面,电力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活动多数是从内部控制制度的订立和执行开始的。进行借鉴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电力企业实际的电力生产、电力输送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实际,制度同企业之间的联系便不够紧密。另一方面,当前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制电市场的变化,现阶段电力企业财务内控中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建立与完善当前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也是电力企业持续经营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企业管理;电力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电力企业是我国重要能源行业之一,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受到市场经济作用影响的不断加深,电力企业自身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强化自身内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快速发展用电环境和持续增长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现阶段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电力企业财务内控与内控制度建设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新常态战略部署的逐步推进,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着发展与改革方向调整的艰巨任务。同时,社会用电总量的持续增长对各级、各地区电力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的促进下,我国电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和资产的增长速率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电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层面,已经逐渐在电力企业中发展成型,对电力企业加强对内控制、保障资金资产安全、提升风险认识与防控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财务内控活动对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适应当前市场形势和企业

246

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换和电力企业自身管理结构的改革和升级,在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开展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财务舞弊、经济行为违规、人为操作会计数据等,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企业财务内控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是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管理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度的重要保障。

二、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对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偏低,往往认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制定是企业财务部门内的事情,没有严格审核财务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在企业中的可操作性。这种情况导致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控制,制度中的问题很难及时被发现,容易形成制度管理中的顽疾,影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财务部门本身也缺乏对制度制定的重视,且财务部门同电力企业实际的发电部门、输电部门等一线部门的联系不够紧密,容易造成财务内控制度同企业不符的情况出现,影响制度在企业中的落实情况。

(二)财务内控制度过于宽泛、不够细化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制定大多是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相关文件和国内外较为成熟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实践经验得出的。这种制度制定的方法中存在着不少的缺陷。一方面由于企业在

度的内容过于宽泛,多数对内部控制的标准、原则等进行了列举,但针对企业电力生产实践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具体落实、内控责任的履行及控制问题发生后的惩处都没有具体量化的制度标准,导致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实践开展得困难重重。

(三)内部控制制度老化、僵化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财务内控制度想要保持升级和活力就要同电力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保持一致。然而,在目前的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内控制度的更新和完善,导致了内控制度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往往不能够覆盖电力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导致了企业内控制度暴露出了一些漏洞和空白,进而影响了企业财务内控作用的顺利发挥。

(四)财务内控制度中风险控制机制的缺失

风险控制同内部控制管理是分不开的。然而在当前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往往没有成型的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内容,对于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控制、管理没有做到明确的规范和细分。这种情况导致了电力企业中缺少有力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旦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就可能给企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完善措施

(一)加强财务内控环境建设,强化制度管理意识

为了加强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首先应加强对企业财务内控环境的建设。企业应通过内控制度宣传、聘请专业内部控制专家进行制度讲座等方法,确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由上至下地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和电力生产一线职工对财务内控制度的理解程度,加强企业职工在财务内控落实和制度执行中的配合程

ACCOUNTING LEARNING

度。另外,企业还应针对电力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财务内控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中问题的敏感程度,为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完善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细化财务内控细节内容,推进财务制度落实

为了加强当前电力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制度完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电力企业生产和电力销售的实际情况对财务内控制度内容进行细化,对财务内控的控制范围、具体落实方法和内部控制关键环节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方便企业财务内控人员能够根据制度规范开展财务内部控制活动,降低企业资金资产安全隐患。同时,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还应明确对财务内控制度落实及考核方式、措施、情况进行细致、量化的规定,将财务内控问题责任落实到岗、到人,采用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切实落实电力企业的财务内控活动。

(三)根据电力企业财务实际,更新、修订财务内控制度

根据电力企业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战略发展的大方向,企业应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老化、僵化的部分予以修订,保证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同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同时,企业还应引入财务内控缺陷认定机制,定期安排专家对财务内控制度进行审核,对其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进行上报审批,并予以整改,随时保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保障企业财务内控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内容最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中还应建立科学完整的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制度。针对电力企业面临的电力生产活动和国内电力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在财务内控制度中应对企业风险预防及控制机制的设立进

行明确,制定合理的风险预控措施和风险防范机制,从而保障企业风险控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竞争实力。财参考文献:

[1]霍波.基于风险导向的电力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9):76-77.

[2]吕晓英.小议供电企业当前的风险管理和财务内控体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210+153.

[3]叶竹琴.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与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郭付兰.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136+149.

上接(第245页)

增加了非法篡改数据的可能,这不仅影响

到电子会计信息的准确识别,增加了审计的难度,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增加。

三、完善“互联网+”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企业应主动了解“互联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并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领域全面渗透,从而推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在关键部分和各种风险领域的内部会计控制点,及时发现漏洞,并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杜塞漏洞,从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效率。其次,当“互联网+”进入企业会计领域后,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和控制措施,在网络环境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进行严格监督,对于财务的核算,企业应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加强对各种风险的分析理解。最后,培养专业人才。培训的重心应放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上。在培训内容方面,应以现有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使所有财务相关人员主动熟悉“互联网+”的现实意义。

(二)明确具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

制程序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问题是必然的,企业迫切需要就是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具体的风险管理机构。本组织的职责和权限是严格控制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充分维护计算软件和硬件,并提供严格的保护网,抵御非法人员窃取重要数据信息的等一切非法行为。此外,在对“互联网+”会计业务流程的重新调整的背景下,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控制程序的流程,提高现代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建立严格的控制程序和标准的业务流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业务水平。

(三)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有效开展企业内部监督需要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支持。对于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知识体系,并主动参加专业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同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还必须有较为全面的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从而起到指导作用,在企业“互联网+”环境下有效的监管和监督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审计信息流程建设,促进审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的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全面的会计业务流程。提高审计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分析能力,避免受时

间和地域上的,及时识别风险点,及时纠正,以达到内部监督的效果。

(四)保证真实高效的会计信息

企业应通过优化网络监控技术实现实时、高效”的互联网+”会计信息建设,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培养高质量、职业道德强的内部会计控制团队,准确划分责任与义务,规范会计业务流程,制定有效的相互监督和约束机制,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保证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现代企业应当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财务措施进行解决,使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财参考文献:

[1]李明月.浅谈信息化时代下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经验管理者,2015.09.

[2] 张凤兰.互联网+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6.05.

[3]王云杰.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不足与完善[J].财会学习,2014.

2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