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素养读后感
数字素养是在媒介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等概念基础之上的升级,是一个的概念,是数字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数字素养是数字社会对国民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公民在数字化生存中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技术使用、创新发展、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
数字素养概念提出后,欧盟、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针对本地区、本国实际情况的数字素养教育及措施。比如,从2006年开始,欧盟不断探索欧洲公民的数字素养框架,在欧盟国家使用的数字素养通用模型“DigComp2.1版”框架,由信息和数字素养、沟通协作、数字内容创作、安全和问题解决5个素养域、8个评估层次、21个评估维度构成,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案例便于具体实施。新加坡通信与信息部发布的《数字化就绪蓝图》提出,从数字获得感、数字素养、数字参与三个方面培养公民的数字素养。
主要发达国家为什么重视数字素养?一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需要,数字经济是未来的经济形态,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活、生产、学习方式,推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深度变革,新业态、新模式需要新型人才;二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举措,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加深,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三是提升公民素质的新要求,数字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等素质与能力,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才能避免数字鸿沟,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