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掌握文学常识。 2. 理解并掌握1-3段重点字句的意思。
学习重点、难点:疏通理解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知识链接:
简介“说”: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大多是一事一议,往往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议边叙。 一、课前预习:
1.文学常识:《捕蛇者说》的体裁是 ,作者是 ,世称 字 , 朝著名的文学家,是“ ”之一,他的作品收集在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啮( ) 得而腊( )之 挛( )踠( ) .瘘( )疠( ) 当( )其租入 嗣( ) .几( )死者数( ) 莅( ) 蹙( ) ..
殚( ) 踣( ) 死者相藉( ) 曩( ) .隳( ) 恂恂( )而起 缶( ) 谨食( )之 ...敛( )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永州之野( ) 以啮人(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 ) 可以已大风( ) 去死肌( ) ....太医以王命聚之( ) 当其租入( ) ..
吾祖死于是( ) 吾嗣为之十二年( ) 几死者数矣( ) ...貌若甚戚( ) 余悲之( ) 若毒之乎( ) ...余将告于莅事者( ) 更若役( ) ..4、.翻译下列句子
(1)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 1 -
(2)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3)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4)言之,貌若甚戚者。
(5)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4、5段重点字句的意思。
学习重点、难点:疏通理解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君将哀而生之乎( )向吾不为斯役( ) 则久已病已( ) ...而乡邻之生日蹙( )( )( ) ...
殚其地之出( ) 竭其庐之入( ) 号呼而转徙( ) ....饥渴而顿踣( ) 曩与吾祖居者( ) ...
悍吏之来吾乡( ) 隳突乎南北( ) 吾恂恂而起( ) .....视其缶( ) 谨食之( ) 以尽吾齿( )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其余则熙熙而乐(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又安敢毒耶( )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 ..2.找出下列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
(1)汪然出涕 (2)则久已病矣 (3)以尽吾齿 (4)向吾不为斯役 3. 又安敢毒也
- 2 -
3. 翻译下列句子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5)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6)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2、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了解当时社会的赋税之毒,正确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蒋氏谈话的总纲是 。
(2)全文的主旨是 。点明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
- 3 -
(3)蒋氏不愿恢复赋税的原因是 。 (4)文中描写官吏催讨赋税的语句是 。 (5)描写乡邻悲惨遭遇的语句是: 。
(6)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
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 _”相对比;以他“__ __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的“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_ ”相对比;以他的“_ __”和乡邻的“先死”说明捕蛇的不幸。 二、合作探究
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永州之蛇的“异”?
2、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悲惨是充满同情的,但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这从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来?
3、 蒋氏捕蛇是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熙熙而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原因
是 4、 试分析“永之人争奔走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5、 你是怎样理解问段中蒋氏“专其利”中的“利”的?
6、 在文段中作者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态度如何?
- 4 -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融为一色。(我乘着船)随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击在山石上,发出清越的泠泠响声;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树上的)蝉儿长久地唱个不停,(山中的)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子上有着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如果咬了人,就没有抵御蛇毒的办法。然而捉到它,把它晾干,制成药饵,可以用来治疗麻风病,手足弯曲不能伸展的病、肿脖子病、恶疮病;去掉腐烂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蛇的人,准许用蛇抵他们的租税。于是永州的人争先恐后地干这件事了。
有一家姓蒋的人,享有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就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父亲也死在捕蛇这件事上。现在我接替干这事已经十二年了,几乎丧命好几次了。”他说这些话,脸上好象很忧伤的样子。
我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捕蛇这个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政事的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姓蒋的听了十分伤心,眼泪汪汪,夺眶而出说:“您要哀怜我想让我活下去吗?然而我干这个差使的不幸,还比不上恢复我的赋税不幸那么厉害呢。假使从前我不干这个差事,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居住这个乡里,累计至今有六十年了,可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了,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都拿出去了,被苛
- 5 -
捐所迫大家哭着喊着辗转迁移,又饥又渴,劳累的跌倒在地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时疫的毒气,处处是死人成堆。先前和我祖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居住在一起的,现在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那些人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而我却因为捕蛇单独活了下来。凶横的差吏来到我们乡里,就到处吵嚷叫喊,到处骚扰。那种喧闹着使人害怕的情形,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我提心吊胆地起来,看看那只瓦罐,见我捕获的蛇还在里面,才放心的睡下。我小心的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进献上去,回家就能很有味的吃着土田里的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我一年里头冒死亡危险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的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有死亡的危威胁呢!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这个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来,就已经死在后面了,我又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
我听了更加悲痛。孔子说过:“苛政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我曾经怀疑过这句话。如今拿蒋姓的遭遇来看,还真是真实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因此我写了这篇“说”,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