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暨南大学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2023年暨南大学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招生专业与代码: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A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文学及文化部分基础知识(50分) (一)填空题(13小题,每题1分,共13分) 1.“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的哲学思想。 2.《论语·季氏》记载了孔子问孔鲤的话:“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诗”指 。 3.唐代陈子昂在创作理论上明确提出 和兴寄说,为盛唐文学的到来做了准备。 4.班固评价 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5.《西游记》中最贴近现实生活、更贴合真实人性的人物形象是 。 6.《 》以陕西关中农村为缩影,通过讲述两大家族的恩怨纷争,表现了清末至前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 7.刘慈欣的《 》是中国科幻小说的里程碑之作。 8.周代开始,就实行祭天圜丘、祭地方丘的制度,这是中国人 观念在生活中的体现。 9.火药是钾、硫磺和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它的发明是古代 术长期实践的结果。 10.“颜筋柳骨”是对唐代 书法艺术的概括。 11.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 于1492年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 12.易卜生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创作了一系列的 ,如《人民公敌》、《玩偶之家》等。 13.黑格尔把 看作世界的本原,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二)术语解释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古文运动 2.《茶馆》 3.《变形记》的异化现象 4.非语言交际的差异性 考试科目: 445 A卷 共 4 页,第 1 页

(三)简答题(2小题,第1题9分,第2题8分,共17分) 1.请简述苏轼诗歌的艺术特征。 2.请简述宗法制的产生,及其对后世乃至当代的影响。 二、教育学与心理学部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意是一种的心理活动。 B.心理机制具有间接性。 C.暗适应过程中,视觉感受性在不断降低。 D.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小。 2.根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3.小明上完英语课后专心听语文课,这说明了注意的什么特征?(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4.“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 )。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学生主体说 D.教师主导说 5.小高学会骑自行车后虽多年没骑,但现在上了自行车还是会骑的,这是什么记忆? (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运动记忆 D.情绪记忆 6.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的好坏,主要看( )是否得以实现。 A.教育目的 B.教育价值 C.教育思想 D.教育理论 7.看到橙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这是什么现象? ( ) A.视觉适应 B.联觉 C.感觉对比 D.错觉 8.“学而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 ( )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如发音的规则。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规则性知识 10.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考试科目: 445 A卷 共 4 页,第 2 页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題5分,共20分) 1.请说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2.意志有哪些品质?它们相反的品质各是什么? 3.教师劳动具有什么特点? 4.根据潜课程相关理论,请谈谈对外汉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教育效果? 三、语言教学部分(30分) (一) 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偏误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 。 2.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 能力。 3.新的教学法体系应该由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 里的交际活动三个层面组成。 4.语言测试的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 。 5.一般认为,语言习得关键期是指 以前,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 (二)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运用对外汉语教学例子说明什么是表达性词汇。 2.举例说明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特征。 (三)分析题(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9分,共15分) 1.以下是留学生所产出的句子,请从中找出偏误句并分析偏误的特点和原因。(6分) (1)五点左右。 (2)五个小时左右。 (3)元旦左右。 (4)五点前后。 (5)五个小时前后。 (6)元旦前后。 2. 有人说:母语就是第一语言,外语就是第二语言。这种说法准确吗?请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例进行分析,阐述母语、外语、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9分) 四、学术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四段材料,请选择合适的角度,就当前国际中文教育中有关汉字教学的某一问题深化开去,写一篇小论文。 材料一: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以及多数以表音文字为母语的二语习得者而言,汉字学习难上加难,因为他们的文字更多是复合词,主要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汉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文字类型,与自身母语的不同必然会引起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因此,汉字的学习是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考试科目: 445 A卷 共 4 页,第 3 页

材料二:当前随着现代技术的逐步普及,汉字教学该如何发展?诚然,当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相比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刚起步时,已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材方面仍有许多不足。那么,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如何才能突破教学难关,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更加完善、科学、高效? 材料三:众所周知,国内母语教学采取的“语文并进”教学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领域往往采取先“语”后“文”的教学模式。拼音教学的确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地位,不同的汉语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的人只把拼音作为入门的工具,对于零基础的学生,常常以拼音的方式教他们入门,在随后的教学中逐渐使学生摆脱对拼音的依赖。还有的教师在最初教汉语时,直接绕开汉字,只讲拼音。还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电脑和手机微信等电子设备上的语音输入都已经相当先进和方便,完全可以不用教汉字,只要学生汉语说得标准就可以了。 材料四:汉字之所以难学,是由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决定的。汉字结构的复杂性主要包括笔画和笔顺两个方面。关于笔画,赵晓君(2017)认为外国人分辨汉字难易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笔画的多少,二是笔画的直曲。显而易见,外国人书写单字“一”与单字“赢”两字的难度自然是不同的,不仅因为两字的笔画数量不同,也因为两字的曲折程度不同。 笔顺是书写汉字的先后顺序,规范笔顺会起到使汉字书写美观的作用。实践证明,笔顺也是造成汉字难学的一大原因。虽然为追求便捷,汉字书写形成了一些规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等,但某些汉字的笔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乃”“万”“匕”“及”等。 汉字笔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学生面对汉字时不知该如何下手,因此在面对汉字书写问题时,学生常采用回避策略或者直接用拼音来代替。有些老师也认为,反正在考试或汉字书写运用的过程中,学生最后所呈现出的是一个个“成品”汉字,至于留学生是如何书写出来的并不重要,因此,在教学中不必太过于重视汉字的“笔顺”。 写作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000字(含标点);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论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言规范流畅,标点正确,卷面整洁。题目和论证不必拘泥于材料,材料仅起引发思考的作用。 考试科目: 445 A卷 共 4 页,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