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普通高中同学关系现状及心理辅导

普通高中同学关系现状及心理辅导

来源:华拓科技网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普通高中同学关系现状及心理辅导

同学关系是同学之间进行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关系。同学关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发现,高中时期是交友的高峰期和关键期,同学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心里与行为,而且影响学生群体的团结健康,甚至在未来走向社会后,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普通高中同学关系的现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等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探索同学关系的心里辅导,以期达到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道纲要》中所提出的,高中生正确认识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普通高中学生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我们选取三所代表性的普通高中,采取邬庆祥等人制定的《中学生人际关系测量》问卷,对一、二、三级共1162人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归纳,总结,以期认识普通高中学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普通高中同学关系的现状

我们从高中同学交谈,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的情况是:与同学相处困扰较少的占38.%,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占38.98%,困扰较严重的占16.52%,弃权的占0.60%。如果把同学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较严重的困扰和和严重的困扰这三项加起来,占总的比例的60.75%,说明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存在着交往困扰。在分项调查中发现:①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谈能力和技巧,逐步摆脱少年时期的嬉戏和调侃,向着准成人化语言交际发展。调查中有较高交谈能力和技巧的占到交谈项调查总人数的45.61%。②高中生已经意识到交友的重要性,在选择交友的标准和方式上正逐步趋向理性化,把“兴趣想法相似”作为交友标准的排在第一列,把“同忧同乐相互关心”作为交友标准排在第二位,把“弥补不足”,“性格、思想好”作为交友标准的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这说明高中生择友特别重视彼此间的相似性,互相性,互补性和个人品质特性。在交友的方式上,多数选择以学习作为交友的主要方式,或在一起做作业或交流学习经验,探讨学习方法,或在一起讨论问题,相互提高。以学习作为交友方式的占40%左右。

1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③高中生已开始注重待人接物的礼仪,把待人接物作为处理好同学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发现有60%以上的同学待人接物的能力较强。④高中生已经懂得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并已明白异性友情与爱情的界限,有50.09%的同学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的关系。但在与异性交友过程中都比较谨慎,主要是怕引起别人的误解和非议。总之,高中生已开始注重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渴望多交朋友,尤其是交那些知心的朋友,一般来说,每个高中生都有2至3个关系亲密的朋友,男生的朋友圈大于女生。

(二)普通高中同学关系的特点

普通高中同学关系,由于高中处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期,心理上和生理上呈现准成人性,再加上高中特有的人际环境,使得高中生同学关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以生活需要为基础的交往关系特点。绝大多数高中生都是在刚刚摆脱家庭的近距离关照下走向群体生活的。远离家庭和亲人,生活衣食住行都要靠自己处置。用问卷“为何要交朋友”调查发现,选择“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此项的,占总项人数的34%,说明高中生在选择生活,学习,心里上的依靠,必须要寻找习性相近的可靠朋友。学习上的枯燥单调,生活上的饮食,洗漱,购物,心理上的孤独,郁闷等,给高中生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为此高中生采取交朋友,密集朋友,来克服生活,学习和生理上的困难和障碍。

2.以志向理想为基础的交友关系特点。进入高中阶段,学生意识到正在迈向通往大学深造的阶梯,许多同学都在为自己未来的志向理想而筹划,同时又感到前途朦胧而迷茫,在志向和理想的朦胧形成中,渴望友谊,企盼开启,于是,希望能得到志同道合同学的切磋和碰撞,从而对未来的纷繁麻乱中帮助理出头绪来,自觉不自觉的与勤奋好学而又思维开阔的同学渐渐亲近,形成“强强联合”,强中联合“,亦不乏有”强弱联合“。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相互促进的同学关系。这种同学关系给班集体带来生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默赞。

3.以娱乐玩耍为基础的交往关系特点。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或学习成绩差致使学习无兴趣,或性格孤僻不与大众合群,或贪玩心太强不思进取,使得一部分同学在体育活动,课外玩耍娱乐,上街购物,吃饭等方面,渐渐交往增多,日久天长,形成情趣相投的同类朋友。在学习,闲谈,打球,玩耍,打扑克,讲故事,购物,吃饭,帮干活等项的调查中,发现在闲谈,打球,玩耍,购物,吃饭等项的活动中,形成共同兴趣的

2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竟占30%以上。由这几种因素形成的同学关系较稳定且持久,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甚至使有的同学走上歧途。

4.以异性友谊为基础的交往关系特点。由于高中生在心理生理和认知方面的趋向成熟,已开始摆脱初中时期那种对异性的消极感,跨越性别界限,大胆地发展异性友谊。调查发现大约有50%的男生和70%的女生能正确对待异性友谊,女生与异性同伴的关系明显好于男生,这与高中生对待友谊的渴望,态度,标准趋向成熟化密不可分。

二、普通高中同学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普通高中同学关系在交谈,交友,接人待物,以及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扰。认真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在个性中找到共性,对于辅导高中同学关系,将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首先,在交际与交友上被动,存在着诸多困扰。调查发现,交际与交友较被动的占47.85%,交际行为困扰较大的占18.67%,两项合计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6.52%。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在交际与交友上存在着被动性。实际上,同学被动交际的比例还要大于这个数字,只有个别学生干部和比较活跃的班级“积极分子”在交际与交友方面存在主动性。在分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的占61%,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的占56%,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印象的占52%,不能确信自己的仪表容貌的占42%,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的占48%,极易受窘的占37%,说明高中生在交际交友方面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中生封闭心理造成的。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欲望,自尊心都比较强,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人披露,常常把自己的心里之门封闭起来。封闭心理的存在妨碍了高中生的交际与交友。另一方面是由于高中生某种自卑心理的存在。有的高中生对自己的家庭条件,容貌长相,语言表达,学习成绩等缺乏信心,常常自惭形秽,表现为感情脆弱,体验深刻,多愁善感,忧郁孤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回避,退缩,不敢抛头露面,丧失了许多焦急与交友的机会。

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还存在着心态和方式上的困扰。高中生在社会交往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方式简单,心态不稳。在分项调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时常伤害别人,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的占到3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的占到52%,讨厌某人或被某人讨厌的占到36%,受别人

3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排斥与冷漠的占1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的占14%,常被别人谈论和愚弄的占17%。尽管在对高中生待人接物的总调查中,发现有70.1%的学生认为自己待人接物能力强,这些都是在简单的交际形式,比如约好朋友外出玩耍,娱乐等日常行为上。在正式的待人接物场合却表现出知识的贫乏和经验的欠缺,有些属心态和技巧方面的笨拙。造成高中生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主要原因在于受交际的局限。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迎接高考,整日苦读死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同学连衣物日常用品,都由家长代办。完全被拒绝在父母亲朋的交际活动圈之外,使得高中生待人接物的能力弱化。

第三,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困扰。调查中,不分性别的共有50.09%的同学认为较懂得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朋友的关系。有10.38%的同学认为,与异性朋友交往存在着严重困扰,有31.68%的同学认为,与异性朋友交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扰。存在困扰的两项加起来占49.91%。这说明。高中生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近一半的同学存在着困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分项调查中,更能查明高中生与异性朋友交往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困扰。调查发现:①与异性交往太少占56%;②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的占44%;③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的占37%;④暗自思慕异性的占46%;⑤瞧不起异性占1%;⑥被异性瞧不起占7%;⑦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的相处占53%。与异性朋友交往存在困扰,原因主要是由于高中阶段集体活动太少,异性同学接触方式单一,缺少相互了解。活动的范围仅限于本班集体,不同班级形同陌路,即便是本班级也很少有多侧面的活动接触。同寝接触的多一些,也仅仅局限在生活学习方面。不同同学的个性,才智,特长,处世不能多角度的表现出来。因此,异性的交往也只表现在耳熟眼顺表面层次。

第四,同学关系在交谈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困扰。在总调查中发现,不善于交谈的仅占5.29%,而交谈能力一般的占47.93%。这说明高中生在交谈方面存在的困扰也有,严重者不多。但在分项调查中交谈方面的困扰比较突出:①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的占66%;②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的占45%;③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的占15%;④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常觉得不自在的占26%;⑤时常避免表达自己感受的占47%;⑥不能专注倾听的占24%;⑦不能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看法的占24%。可见,在具体交谈的深度和程度上,存在着交谈困扰的并不占少数,分析高中生在交谈方面存在困扰的原因,有环境的因素,有个性的心理因素,也有交谈技巧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主要在于缺乏对交谈环境事先有个熟知。多数同学之间互相交谈,仅就事论事,而不知道用环境来衬托,诱发,丰富交谈内容。个性心理因素在于只关注自我,以“我”好恶为转移,缺乏对谈话对象的理解和熟知。交谈技巧因

4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素在于,交谈者不能很好的利用语言,表情和行为语言,谈话直来直去,缺乏婉转和幽默,降低了谈话效果,使之在交由谈话中不能留下深刻印象。

三、普通高中同学关系辅导

高中同学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偶然组合,好的同学关系是融洽,是和谐,不好的同学关系是痛苦,是折磨。我们应该把同学关系放到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的大背景下去认识,加强对同学关系的辅导,改善学校人际环境构建顺应时代需要的和谐学校。

(一)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要优化同学外部环境。人是社会的人,高中生也不例外,同学关系只有在一个健康融洽的学校大环境下,才能得到健康友好地发展,为此,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校规校纪。建立和完善校规校纪,对形成健康向上的同学关系非常必要,只是同学关系健康向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校领导要引导学校管理人员审定校规校纪,形成管理严格,校风健康,活泼欢乐,人人友善的人际氛围。二要积极组织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构筑同学关系的第一平台,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班级活动,调动每一位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同学们的民主意识,集体意识,团结意识,主人意识,在愉悦,欢快的班级活动中使同学之间增加沟通和了解,夯实信任和友谊的基础。三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级活动。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益活动,如运动会,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歌咏会等等。校团委,学生会要切实服气责任,认真组织,公正选拔。坚决消除高中生只学习不娱乐的误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同学们增强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同学们增进友谊的润滑剂,是同学们接触,碰撞,竞赛的最好形式,是同学们疗养心理疾患的最好良方。

(二)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要加强个体情感的辅导。融洽的同学关系,从主观上来看主要在于个体情感方面的阻碍,主要包括个体的性格,脾气,心理品质,思想境界,道德水准,以及与他人交往时的自我认识,情绪,态度,行为等等。如果说外部环境是影响同学关系的外因的话,那么,个体情感则是影响同学关系的内因。要建立和维持和谐同学关系,同学个体首先要改善心理品质,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容人,容事,容言。同学之间,并不存在敌对关系,也不存在想坑害别人,整呀别人的人,要与人为善。认识能走到一起,同学关系就是兄弟姐妹关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志存高远”。要有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学到知识和技能,现在对个人,家庭,学校负责,将来对社会对家乡对人类负责,有了责任心,思想境界就会提高,道德水准就会提升。现代社会要有竞争意识,

5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用公平,公正的眼光去看待竞争,正确对到生活和学习,公平竞争就是朋友,通过竞争可以相互促进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其次要克服不良性格。不良性格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顺我者为友,不顺我者为敌。心胸狭窄,嫉妒心强,疑心重重,戴上墨色眼镜看人,老是看人不顺眼,怎能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有不良性格的同学,要坚决克服性格上的弊端,矫正自我,适应群体。不良性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暮的事情,克服不良性格,也需要胆量和勇气。在处理不好与同学关系时,多从自身找原因,主动转化,主动交往,扭转颓势。再次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要珍惜友情爱护友情。在交友之前,要先调整好心态,用顺畅的情绪,和蔼的态度接纳新朋友。在交友之中,要调整好心态,顺应不同事变,允许友情提升,也要允许友情波动。在交友之后,要调整好心态,用辛勤和真诚不时浇灌友情,让友情长青。

(三)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要加强方法技巧的辅导。作为同学个体,如何处理好同学关系,把握好方法技巧非常必要。处理好同学关系的方法技巧很多,可以因人因事而异,灵活多变,但一些基本的方法技巧还是需要牢记的。这里结合研究者多年的教学和心里咨询实践,探索出几种有效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以供改善同学关系之用。

1.主动沟通法。人与人交往一般是从彼此认识开始的。通过沟通交流,彼此认识,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交往动机,心理定势等之后才会建立固定的人际关系。因此,要多与别人沟通思想,增强交往的主动性,如主动和同学们打招呼,主动和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谈自己的体会,主动征求同学意见,主动向有误解的同学谈心,力所能及地帮同学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苦难等,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通过经常往来,交流思想,促进了解,增加生活和学习上的接触,进而增强感情上的联系,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换位思考法。遇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设身处地地关注同学的处境和需要,真诚的理解和体贴同学的感受。别人悲伤时,你要有同情心,别人有困难时,要给予帮助,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你刺伤了别人,就感到自己伤心,你冷落了别人,就好像冷落了自己,你希望别人怎样对自己,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别人。你给同学以信赖,同学也会信赖你。当你感到孤寂的时候多想想别人也有孤寂的时候,自己怎样祛除别人的孤寂;当你感到友情快乐的时候,也要帮助别人,建立友情以使别人也能享受欢乐。你给别人温暖,同时也会享受到别人的温暖;你给别人友情,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友情。

6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3.互偿互补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偿的心理关系。彼此之间既有所施,又有所受。彼此经常在物质上相互帮助拿东借西,生活上相互关照问寒问暖,思想上相互交流,互勉互励。这种物质的,生活的,精神的互偿作用,既满足了各自不同的需要,又促进了相互的友谊。只有本着互偿与他人交往,才能保持友好的关系,如果与他人斤斤计较,甚至只想索取,不想给予,也就很难与他人交往。同时,还要遵循互补原则。互补性既是人际关系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准则。不仅人们的物质需求具有互补性,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心理发展也有互补性。就连人的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也有一个相互弥补的问题。多血质型气质与抑郁型气质可以互补,胆汁质气质与粘液质气质也可以互补,活泼好动型与寡言少语型也可以互补。明白了这个道理,同学们在交往中,就不要苛求谁是什么性格的问题了。

同性格的人可以交往,不同性格的人也可以交往。交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实现互补的过程。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