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充电宝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额定能量无
B.100-160Wh每人只能带2个(正确答案) C.不需要经营人批准 D.可以放入托运行李中
2. 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备用锂电池(除轮椅外),每位旅客和机组人员可携带的数量不应超过( )块 [单选题] * A.1
B.2(正确答案) C.3 D.4
3. 在飞行过程中,若有旅客在机上使用充电宝,乘务人员应 [单选题] * A.予以无视
B.及时制止(正确答案) C.报告机长 D.鼓励使用
4. 只有( )后,才能参照《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 [单选题] * A.确认起火/冒烟事件由锂电池引发(正确答案) B.掌握起火/冒烟事件的发生位置 C.掌握起火/冒烟事件的涉及人员 D.向机长报告后
5. 发生锂电池起火/冒烟事件时,客舱机组应立即将相关情况准确、客观、简洁的向( )报告 [单选题] * A.空中交通管制部门 B.乘务长 C.机长(正确答案) D.机务
6. 《东京公约》订立于( )年 [单选题] * A.1944年
B.1963年(正确答案) C.1970年 D.1988年
7. 《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的简称是( )。 [单选题] * A.《芝加哥公约》 B.《海牙公约》 C.《东京公约》(正确答案) D.《蒙特利尔公约》
8. 国际航班上,在航空器上实施以下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的是( )。 [单选题] *
A.违反刑法的罪行(正确答案) B.违约行为 C.买卖行为 D.赠与行为
9. 在国际航班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
A.只有构成犯罪的行为才能适用《东京公约》
B.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的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正确答案) C.《东京公约》有明确条文规定在机上劫持人质的行为适用本公约
D.只有危害或能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的行为才能适用《东京公约》
10. 《东京公约》适用以下( )类型的航空器。 [单选题] * A.军用航空器 B.海关用的航空器 C.民用航空器(正确答案) D.用的航空器
11. 《东京公约》的适用时间“飞行中”包括( )。 [单选题] *
A.航空器从装载结束、机舱外部各门关闭时开始直至飞机着陆为止的任何时候 B.航空器从其开动马力起飞到着陆冲程完毕这一时间(正确答案)
C.航空器强迫降落时,一国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后到航空器离开该国
D.航空器从起飞到降落
12. 《东京公约》关于管辖权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 A.航空器登记国有权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行使管辖权(正确答案) B.航空器登记国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有优先管辖权 C.航空器登记国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拥有唯一管辖权 D.航空器登记国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不享有管辖权
13. 《附件17》是哪一个公约的附件( )。 [单选题] * A.《芝加哥公约》(正确答案) B.《东京公约》 C.《蒙特利尔公约》
D.《北京公约》
14. 《附件17》的全称是( )。 [单选题] *
A.《保安—保护国际民用航空免遭非法干扰行为》(正确答案) B.《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C.《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D.《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15. 以下不属于《附件17》规定非法干扰行为是( )。 [单选题] * A.非法劫持航空器 B.毁坏使用中的航空器 C.在机场上扣留人质的未遂行为
D.为运输的目的将危险材料带入航空器(正确答案)
16. 下列关于《附件17》对非法干扰行为作出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
A.指的是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或未遂行为
B.文件所列举的行为类型涵盖了所有非法干扰行为类型(正确答案) C.包括利用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死亡、严重人身伤害的行为 D.包括利用使用中的航空器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
17. 以下不属于《附件17》规定非法干扰行为是( )。 [单选题] * A.机上发放非法印制物的行为(正确答案) B.机上劫持人质的行为 C.非法劫持航空器的未遂行为
D.利用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他人死亡的未遂行为
单选题] [18. 对旅客可能已经进入过的航空器内部的检查和对货舱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和物质指的是( )。 [单选题] * A.航空保安搜查
B.航空保安检查(正确答案) C.航空器安全状态检查 D.适航检查
19. 对航空器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彻底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或物质指的是( )。 [单选题] * A.航空器安全状态检查 B.适航检查
C.航空保安搜查(正确答案) D.航空保安检查
20. 《海牙公约》的全称是( )。 [单选题] * A.《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B.《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正确答案) C.《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保安—保护国际民用航空免遭非法干扰行为》
21. 《海牙公约》的制定时间是( )。 [单选题] * A.1944年 B.1963年 C.1970年(正确答案) D.1988年
22. 《海牙公约》制定的目的是为解决何种问题( )。 [单选题] *
A.针对航空器上犯罪行为的问题 B.针对航空器上犯罪行为管辖权的问题
C.针对非法劫持或控制飞行中的航空器的行为危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问题(正确答案)
D.针对国际民用航空机场的犯罪无人管辖的问题
23. 以下关于《海牙公约》在民航安保国际公约的地位,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
A.《海牙公约》是首个对劫持航空器犯罪进行规定的国际公约 B.《海牙公约》是首个对机上违法犯罪行为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 C.《海牙公约》是首个专门针对劫持航空器犯罪制定的国际公约(正确答案) D.《海牙公约》是首个专门针对破坏航空器犯罪制定的国际公约
24. 下列关于《海牙公约》中构成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 *
A.使用暴力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 B.使用暴力威胁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 C.使用恐吓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
D.使用欺诈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
25. 下列关于《海牙公约》中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
A.旅客可以成为非法劫持航空器的主体(正确答案) B.机组人员不可成为非法劫持航空器的主体 C.机组人员不可成为旅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同犯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6. 以下不构成《海牙公约》所规定的劫持航空器行为的是( )。 [单选题] *
A.机长使用暴力方式劫持航空器
B.航空安全员使用恐吓的方式控制航空器 C.旅客使用诈骗的方式控制航空器(正确答案)
D.地面某人教唆航空器上的旅客以暴力威胁的方式劫持航空器
27. 制定《蒙特利尔公约》的目的是为了( )。 [单选题] * A.解决管辖权空白的问题 B.解决管辖权冲突的问题 C.解决机长在机上的权力问题
D.防止和惩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正确答案)
28. 《蒙特利尔公约》的全称是( )。 [单选题] *
A.《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正确答案) B.《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C.《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D.《保安—保护国际民用航空免遭非法干扰行为》
29. 《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的简称是( )。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
C.《蒙特利尔公约》(正确答案) D.《芝加哥公约》
30. 《蒙特利尔公约》制定于( )。 [单选题] * A.1963年 B.1970年 C.1971年(正确答案)
单选题] * [ D.1988年
31. 以下关于《蒙特利尔公约》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 A.公约制定于1970年
B.公约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惩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正确答案) C.公约的全称是《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D.公约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和惩罚劫持航空器犯罪
32. 以下不是《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罪行是( )。 [单选题] *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暴力行为,危及航空器安全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对该航空器造成损坏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飞行安全的物品 D.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正确答案)
33. 依据《蒙特利尔公约》对于具体罪行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 *
A.该公约是对《海牙公约》的修订 B.该公约是对劫持航空器行为的细化 C.该公约没有规定新的行为类型 D.以上说法均错误(正确答案)
34. 《蒙特利尔议定书》制定的目的是( )。 [单选题] * A.解决管辖权可能存在空白的问题 B.对劫持航空器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C.对机上暴力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D.对在国际民用航空机场上发生的暴力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正确答案)
35. 下列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
单选 [A.该公约是对《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正确答案) B.该公约是对《海牙公约》的补充 C.该公约是对《芝加哥公约》的补充 D.该公约是对《东京公约》的补充
36. 以下不属于《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罪行是( )。 [单选题] * A.在国际民用航空机场使用暴力造成人员伤亡 B.在国际民用航空机场使用爆炸物造成人员伤亡 C.对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破坏的行为(正确答案) D.对用于国际民用航空机场的设备造成破坏的行为
37. 以下属于《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罪行是( )。 [单选题] * A.对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破坏的行为
B.对未在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破坏的行为(正确答案)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上对他人使用暴力的行为
D.在用于国内航空的机场上对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为
38.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当犯罪分子在一缔约国领土内,而该国未按相关规定将此人引渡给有管辖权的国家时,该缔约国应( )。 [单选题] * A.让此人继续其旅行 B.将此人驱逐出境 C.对此人行使管辖(正确答案) D.必须引渡给相关国家
39. 缔约各国应在( ),采取拘留或其他措施以保证被怀疑为曾犯了劫持航空器行为的人仍在境内。 [单选题] * A.接受移交时
B.必要时(正确答案) C.全程 D.任何时间都不
40. 第一次对“或引渡或起诉”原则进行规定的国际公约是( )。 [单选题] * 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正确答案) C.《蒙特利尔公约》 D.《芝加哥公约》
41. 客舱内锂电池应急处置程序的处置原则是( ) * A.确保人员安全(正确答案) B.准确判断位置(正确答案) C.及时报告情况(正确答案) D.注重协同联动(正确答案)
42. 以下关于充电宝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宝在飞机上应全程处于关闭状态(正确答案) B.不应在飞机上使用充电宝为设备充电(正确答案) C.不应在飞机上对充电宝充电(正确答案) D.机上广播应包含充电宝内容(正确答案)
43. 根据客舱内锂电池应急处置程序的客舱机组行动中,以下选项包含在“查明原因、明确信息”步骤中的是 *
A.查明物品,确认由锂电池引发(正确答案) B.视情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ATC)报告
C.掌握事件发生位置、现象涉及人员,确定处置措施(正确答案)
D.维持客舱秩序,安抚旅客,必要时进行人员疏散转移(正确答案)
44. 根据客舱内锂电池应急处置程序的客舱机组行动中,以下选项包含在“切断电源”步骤中的是 *
A.按非正常检查单完成相关程序 B.关闭含锂电池设备电源(正确答案)
C.断开含锂电池设备的外接电源或与该设备相连的机上电源(正确答案) D.断开机上相关电源(正确答案)
45. 风险较小区域包括( )等区域 * A. 盥洗室(正确答案) B. 操作间(正确答案) C. 最低爆炸风险区(正确答案) D.行李架
46. 国际航班上,实施下列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的是( )。 * A.违反刑法的罪行(正确答案) B.违约行为 C.买卖行为
D.危害或能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安全的行为(正确答案)
4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关于在航空器内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是由IATA召集外交会议在东京签订
B.2014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东京公约》进行了修订(正确答案)
C.在国际航班上,实施危害或能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的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正确答案)
D.在国际航班上,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和纪律的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正确答案)
48. 以下哪种类型的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为不适用《东京公约》( )。 * A.军用航空器(正确答案) B.海关用的航空器(正确答案) C.民用航空器
D.用的航空器(正确答案)
49. 以下对《东京公约》的适用时间“飞行中”定义错误的是( )。 *
A.航空器从装载结束、机舱外部各门关闭时开始直至着陆为止的任何时候(正确答案)
B.航空器从其开动马力起飞到着陆冲程完毕这一时间
C.航空器强迫降落时,一国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之后(正确答案)
D.航空器从起飞到降落(正确答案)
50. 根据1963年东京公约的规定,一架在A国登记的民用飞机,在飞经B国领空时,机上搭乘的C国旅客和D国旅客发生殴斗造成重伤,有管辖权的国家是( )。 * A.A国(正确答案) B.B国(正确答案) C.C国(正确答案) D.D国(正确答案)
51. 非登记国的缔约国在下列( )情况下,可对飞行中的航空器进行干预以对航空器内的犯罪行使其刑事管辖权。 *
A.该犯罪行为在该国领土上发生后果(正确答案)
B.犯人或受害人为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居所(正确答案) C.该犯罪行为危及该国的安全(正确答案)
D.该犯罪行为违反该国现行的有关航空器飞行或驾驶的规定或规则(正确答案)
52. 《东京公约》关于管辖权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航空器登记国有权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行使管辖权 B.航空器登记国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有优先管辖权(正确答案) C.航空器登记国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拥有唯一管辖权(正确答案) D.航空器登记国对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不享有管辖权(正确答案)
53. 制定《东京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 )。 * A.管辖权问题(正确答案) B.机长权力问题(正确答案) C.航空器国籍问题
D.缔约国相互协作责任问题(正确答案)
54. 以下关于《附件17》,说法正确的是( )。 * A.《附件17》制定于1974年(正确答案)
B.《附件17》是《芝加哥公约》的附件(正确答案)
C.《附件17》的全称是《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D.《附件17》为各缔约国提供了航空保安领域的标准和建议措施(正确答案)
55. 以下属于《附件17》所规定的非法干扰行为具体行为类型的有( )。 * A.非法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 B.毁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正确答案) C.在航空器上或机场扣留人质(正确答案)
D.强行闯入航空器、机场或航空设施场所(正确答案)
56. 依据《附件17》,对非法干扰行为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有( )。 * A.《附件17》未对非法干扰行为作出定义 B.仅指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既遂行为
C.包括了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未遂行为(正确答案)
D.文件所列举的行为类型未涵盖所有非法干扰行为类型(正确答案)
57. 以下不属于《附件17》所规定的非法干扰行为具体行为类型的有( )。 * A.强占座位的行为(正确答案) B.机上吸烟的行为(正确答案)
C.为犯罪目的而将武器或危险装置或材料带入航空器的行为 D.散播危害航空器上旅客安全的虚假信息的行为
58. 以下关于航空保安检查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航空器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彻底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或物质(正确答案)
B.对航空器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彻底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人员(正确答案) C.对旅客可能已经进入过的航空器内部的检查和对货舱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人员(正确答案)
D.对旅客可能已经进入过的航空器内部的检查和对货舱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和物质
59. 以下关于航空保安搜查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航空器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彻底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或物质
B.对航空器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彻底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人员(正确答案) C.对旅客可能已经进入过的航空器内部的检查和对货舱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物品、武器、炸药或其他危险装置、物品和物质(正确答案)
D.对旅客可能已经进入过的航空器内部的检查和对货舱的检查,目的在于发现可疑人员(正确答案)
60. 依据《附件17》,关于背景调查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一个人的身份和以往经历的调查(正确答案)
B.包括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有无犯罪历史的调查(正确答案)
C.作为对一个人是否适宜去实施某项保安管制措施评估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 D.作为对一个人是否适宜在无人陪同下进入保安区评估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
61. 以下关于《海牙公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牙公约》的全称是《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正确答案) B.海牙公约》的全称是《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C.《海牙公约》制定于1970年(正确答案) D.《海牙公约》制定于1971年
62. 以下关于《海牙公约》制定的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针对航空器上犯罪行为的问题(正确答案) B.针对航空器上犯罪行为管辖权的问题(正确答案)
C.针对非法劫持或控制飞行中的航空器的行为危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问题 D.针对国际民用航空机场的犯罪无人管辖的问题(正确答案)
63. 以下关于《海牙公约》在民航安保国际公约的地位,说法错误的是( )。 * A.《海牙公约》是首个对劫持航空器犯罪进行规定的国际公约(正确答案) B.《海牙公约》是首个对机上违法犯罪行为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正确答案) C.《海牙公约》是首个专门针对爆炸航空器犯罪制定的国际公约(正确答案) D.《海牙公约》是首个专门针对破坏航空器犯罪制定的国际公约(正确答案)
. 《海牙公约》中关于构成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方式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用暴力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 B.使用暴力威胁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 C.使用恐吓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 D.使用欺诈的方式非法劫持航空器
65. 《海牙公约》规定,以下哪些方式构成公约所规定的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 *
A.暴力(正确答案) B.暴力威胁(正确答案) C.其他恐吓的方式(正确答案) D.任何方式均可
66. 根据《海牙公约》的规定,可以成为非法劫持航空器的主体包括( )。 * A.旅客(正确答案) B.机长(正确答案) C.航空安全员(正确答案) D.乘务员(正确答案)
67. 以下构成《海牙公约》所规定的劫持航空器行为的是( )。 * A.机长使用暴力方式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
B.航空安全员使用恐吓的方式控制航空器(正确答案) C.旅客使用暴力威胁的方式控制航空器(正确答案)
D.地面某人教唆航空器上的旅客以暴力威胁的方式劫持航空器(正确答案)
68. 依据《海牙公约》对劫持航空器的行为进行处罚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必须处死刑(正确答案) B.各缔约国承允对劫持航空器罪行给予严厉惩罚 C.明确规定了劫持航空器罪行的具体刑期(正确答案)
D.各缔约国可根据其本国国情对该行为处以轻罚或重罚(正确答案)
69. 以下关于《蒙特利尔公约》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约制定于1971年(正确答案)
B.公约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惩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正确答案)
C.公约的全称是《关于在航空器内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 D.公约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和惩罚劫持航空器犯罪
70. 以下不是《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罪行是( )。 *
A.对使用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暴力行为,危及航空器安全(正确答案) 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对该航空器造成损坏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飞行安全的物品 D.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正确答案)
71. 依据《蒙特利尔公约》对于具体罪行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公约是对《海牙公约》的修订(正确答案) B.该公约是对劫持航空器行为的细化(正确答案) C.该公约没有规定新的行为类型(正确答案) D.该公约对危害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
72. 下列关于《蒙特利尔公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暴力危及航空器安全的行为是本公约所规定的行为类型(正确答案)
B.破坏或损坏航行设备或妨碍其工作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不是本公约所规定的行为类型
C.使用航空器作为武器攻击地面目标不是本公约所规定的行为类型(正确答案) D.传送他明知是虚假的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的行为不是本公约所规定的行为类型
73. 《蒙特利尔公约》认定的罪行包括( )。 * A.任何人非法地故意地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正确答案)
B.任何人非法地和故意地对飞行中中的航空器得人从事暴力行为(正确答案) C.任何人非法地和故意地传送虚假情报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安全(正确答案) D.任何人非法地和故意地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74. 下列行为人构成《蒙特利尔公约》所述的罪行有( )。 * A.行为人企图对使用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暴力行为 B.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暴力行为的同犯(正确答案) C.行为人企图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正确答案) D.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的同犯(正确答案)
75. 《蒙特利尔公约》所规定的“飞行中”是指( )。 * A.航空器从其开动马力起飞到着陆冲程完毕这一时间 B.航空器从起飞到着陆这一时间
C.航空器强迫降落时,在主管当局接管对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责任前,应被认为仍在飞行中(正确答案)
D.航空器从装载结束、机舱外部各门关闭时开始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任何时候(正确答案)
76. 以下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约制定于1988年(正确答案)
B.公约全称是《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C.公约是对《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正确答案) D.公约解决了航空器登记国管辖权的问题
77. 《蒙特利尔议定书》制定的目的是( )。 *
A.对危及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内的人员安全的非法暴力行为作出规定(正确答案)
B.对在机上适用暴力的行为作出规定
C.对危及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运营安全的非法暴力行为作出规定(正确答案) D.对劫持航空器犯罪作出规定
78. 以下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公约是对《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
B.该公约是对《海牙公约》的补充(正确答案) C.该公约是对《芝加哥公约》的补充(正确答案) D.该公约是对《东京公约》的补充(正确答案)
79. 以下不属于《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罪行的是( )。 * A.对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破坏的行为(正确答案) B.对未在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破坏的行为
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上对他人使用暴力的行为(正确答案)
D.在用于国内航空的机场上对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造成人员伤亡的行为(正确答案)
80.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当犯罪分子在一缔约国领土内,而该国未按相关规定将此人引渡给有管辖权的国家时,关于该缔约国应采取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让此人继续其旅行(正确答案) B.将此人驱逐出境(正确答案) C.对此人行使管辖
D.必须引渡给相关国家(正确答案)
81. 国际航班上,只有构成犯罪的行为才能适用《东京公约》。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2. 军用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3. 根据《东京公约》,国际民用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4. 除了用的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不可以适用《东京公约》外,在任何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都可以适用。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5. 《附件17》对非法干扰行为和扰乱行为都列举了具体的行为类型。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6. 根据《附件17》的规定,非法干扰行为是指诸如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既遂行为,不包括未遂行为。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7. 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是《附件17》所规定的非法干扰行为。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8. 毁坏停在机场上未在使用中的航空器是《附件17》所规定的非法干扰行为。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 《海牙公约》制定于1971年。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0. 《海牙公约》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解决航空器上犯罪行为管辖权的问题。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1. 《海牙公约》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解决非法劫持或控制飞行中的航空器的行为危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问题。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2. 《海牙公约》是首个专门针对爆炸航空器犯罪制定的国际公约。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3. 制定《蒙特利尔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惩罚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4. 《蒙特利尔公约》制定于1970年。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95. 《蒙特利尔公约》在国际公约中首次使用非法行为。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6. 《蒙特利尔公约》规定,任何人如果非法地和故意地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暴力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的行为是公约规定的罪行。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7.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制定目的是对危及或足以危及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内的人员安全,或者危害这些机场的经营安全的非法暴力行为作出规定。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8. 《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对《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9. 在用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机场内对人实施暴力行为,造成或足以造成重伤或死亡的行为是《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罪行。 [单选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100. 在任何机场内对人实施暴力行为,造成或足以造成重伤或死亡的行为是《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罪行。 [单选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