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特岗教师招考题
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1分]-----正确答案(B)A杜威B巴甫洛夫C华生D斯金纳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分]-----正确答案(A)A保罗•朗格朗B罗杰斯C索尔蒂斯D布鲁纳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1分]-----正确答案(A)A问答法B发现法C讲授法D雄辩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1分]-----正确答案(C)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新行为主义
5.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1分]-----正确答案(C)ABCD
6.
练习学习强化巩固
2.
3.
4.
( )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1分]-----正确答案(B)A上课B教学C工作D交往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1分]-----正确答案(B)A常模参照性B标准参照性C总结性D发展性
7.
8.
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1分]-----正确答案(C)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系C严格控制自变量D简便易行
9.
程序教学的基础是( )心理学。[1分]-----正确答案(C)A构造主义B认知主义C行为主义D实用主义
10.( )发明了发现学习法。[1分]-----正确答案(D)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
D布鲁纳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1分]-----正确答案(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1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1分]-----正确答案(C)
A观察力
B想象力C思维力D创造力
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
=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1分]-----正确答案(B)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4.(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
模式和规定。[1分]-----正确答案(C)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D学校领导制度
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1分]-----正确答案(C)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16.( )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1分]-----正确答案(A)
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电化教学
1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1分]-----正确答案(A)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18.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1分]-----正确答案(D)
A性格B情绪C人格D气质
19.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1分]-----正确答案(B)
A后脑
B中脑C前脑D延脑
20.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1分]-----正确答案(C)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转换
21.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1分]-----正确答案(A)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D幻想
22.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1分]-----正确答案(B)
A激情
B心境C应激D热情
2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最基本的是
()。[1分]-----正确答案(C)
ABCD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生理需要
认识和理解需要
24.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1分]-----正确答案(A)
A智力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C弱智儿童D品德良好儿童
2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1分]-----正确答案(C)
A《论语》
B《荀子》C《孟子》D《学记》
26.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1分]-----正确答案(A)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
27.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 )。[1分]-----正确答案(C)
A加涅B布鲁纳
C奥苏贝尔D托尔曼
28.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 )。[1分]-----正确答案(A)
A道德认识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
德育[2分]参: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2.绝对感觉阈限[2分]参: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3.投射测验[2分]参:
所谓投射测验,就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
4.先行组织者[2分]参: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2.3.4.5.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导向功能
遗传
、 、
激励功能环境
、 、
选择功能教育
、
评价功能
。[每空1分]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有 。[每空1分]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和 赫尔巴特涂尔干 。[每空1分]
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 内外 归因 。[每空1分]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 附属内驱力
。[每空1分]
认知内驱力
、
自我提高内驱力
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参: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2.
简述美育的任务。[4分]参: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3.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4分]参:
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4.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参:
首先,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发展,保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次,保持内容在质量上也是有变化的,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保持中的内容通常比原识记的内容更为完整、更有意义,保持中的内容将原识记的内容的某些特点夸张、突出,使之更具特色。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
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8分]参:
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给学生写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
2.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8分]
参: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过于精心布置的教室反而会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和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3.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于是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8分]参: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六、论述题(11分)1.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1分]参:
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所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或实践的具体意义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过难或过易的内容均不利于兴趣的激发;其次,教学方法应具有新颖性和启发性,灵活多样,切忌千篇一律;再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满足学生某些方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成功的机会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动机的迁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堂学习上来,使这些活动与学习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此外,还要将其他动机转化为学习兴趣或学习动力,这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先进人物的生动事例,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也对学生经常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