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
来源:华拓科技网
地方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 ——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 钟莉娟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江西・赣州 341000) 本文探讨了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发现了大学英语通识教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 文献标识码:A 在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实施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 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采 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老师根据课本教授,点到为止,课上与学 生互动少,课件流于形式,课后让学生做课本练习和背课文, 因此学生逃课现象普遍。所以有学生建议引入情景教学法, 讨论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 活跃课堂气氛有帮助。 因此,在课程实施方面,英语通识课程的教授只是“走过 场”,学校不够重视,老师不够认真,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积极 性不高,这些因素阻碍了英语通识课程的实施。 3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改革 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望能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649 1通识教育的内涵 把通识教育解释为全面发展的通才教育,认为通识教育 的目的在于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是当今最普遍的理解。但实 际上,全面的学习是否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需的知 识基础?通才教育是否等同于通识教育?如何界定通识教育 的涵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2大学英语通识教育 2.1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关系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 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育是 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 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 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注重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 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和综合运用能力,授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学 3.1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 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授方式让学生孤立地看待语 言项目,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转变教 学观念,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发教材, 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 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次,教师也应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文学、历史、文化、 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学习,努力 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拓宽各方面的知识。 3.2制定个性化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特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 情况,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修改合适的大学英语教 学大纲。例如浙江万里学院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是一 次大胆的尝试,该校以“动态分层”为基础,将大学英语课程分 为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同时将网络自主学习纳入教学要求, 学习的进度和效果也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2010)。 3.3开发新的大学英语通识课程 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 基本一致。 2.2地方师范院校英语通识教育的现状 地方师范院校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当地,上级财 政部门很少对其进行财政投入,相对于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 综合性大学而言,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办 学条件有限,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科研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 争力。因此我们把地方师范学校界定为:非国家重点省属院校。 笔者从英语通识教育的理念、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 及英语通识教育的实施三个方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 调查,对某师范院校的大学英语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英语通识教育的理念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通识 教育就是拓展国外知识,培养一些能力,还有学生认为它等同 于素质教育;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太明确,也不 了解大学英语课程的培养方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理念不明确,认为英语通识教育就是课 程名称,通识教育的理念贯彻不彻底。 在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有学生认为大学 英语设置的课程过于单一(综合英语、听力、泛读等),没能学 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因此感觉学了对未来就业帮助不大;有学 生也反映英语课程的学分所占的学分不高,因此难以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抱着可学可不学的心态上课;课程的 评价也不公平,一般是考勤率加上期末成绩,一些经常缺 席的学生由于期末分数高,总分可能与一些认真学习的同学 分数一样。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通识课程的设置不 满,这导致了学生对英语通识课程不重视,把它看成专业课程 的辅助课程。 英语通识教育要求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英语知识,提高 文化修养,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因此仅仅让学生学习听说读 写是不够的,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一些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 英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根据本专业选择相关的课程, 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与本专业相结合,实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 目标,使学生成为通识人才。 4结语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实施不太理想,因 此我们不应仅仅把眼光放在英语通识教育的理论探索上,应 该转向实践,多做实证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英语通识 教育的改革中,各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尝试,以通识教育 的理念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应梦圆.地方师范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现状研究一一以z大学为例[DJ.南 宁:广西大学,2013. [2 顾成华.2]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0(10). 82 一科教导刊r电子版j・2015年第10期r中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