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论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22期(总第474期)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
——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莘海亮1,2,乔艳龙3,田兴舟2,张 森1,龙征荣1,陈胜昌2
(1.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2.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3.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 清镇 550014)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的入脑入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难题。高职专业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素材,本文以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为主体,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及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以*总为领导核心的党
,近年来不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3月18日,习总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8月14日,、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如何让大学生们入脑入心,是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高职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专业课程,
[收稿日期]2019-08-2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黔东南州科技计划项目“黔东南常见牧草青贮品质研究”(黔东南科合J字[2018]014)。
[作者简介]莘海亮(1987—),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副教授,贵州组织部“甲秀之光”访问学者,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上接301页)时,有合适的企业给教师提供工作或实践的机会,使得他们的实践技能得以提升,因此,可以组织授课教师到企业或学校实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在提高实践教学技能的同时,吸取新知识,涉足新领域,了解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其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推动了教师执教水平进一步提高,所以,我们要努力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识不够深刻,所以,可以让低年级同学和高年级同学结组参加各类物联网大赛,形成“高带低”模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实现职业技能比赛和实训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实践教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对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物联网大赛,获得了许多奖项,做到了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教学质量。
3.3 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题目贴近实际
在当前阶段,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时给出的实训题目是模拟的、虚构的,这样的题目并不能够吸引学生,他们通常会去因特网上搜索题目,找到类似的程序下载修改,并没有积极投入到题目的实现中,其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在后续上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发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托该问题提出课程设计的题目,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利用开发软件以及对知识的运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郑均辉,王启明.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9(03).
[2] 张志刚,刘美娟,段嗣妍,等.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9(08).
[3] 韦灵,倪志平.“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科技资讯,2019(14).
[4] 张淑艳,肖萍萍,王超,等.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项目引导式教学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8).
[5] 简必建,王辉,凌永发,等.产教融合模式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机制研究与探索[J].智库时代,2019(28).
[6] 崔艳荣,陈勇,胡蓉华.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6).
3.4 鼓励学生多参加职业技能比赛
职业技能比赛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以课程设计或实训为契机,鼓励学生多多参加职业技能比赛,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以致用,目前我们基本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出去参加职业技能比赛,低年级的同学多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这样只能巩固程序设计基础的知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认
-30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22期(总第474期)
可较好地促进思政教育。
2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专业简介
我校《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桥梁。课程目标是市学生具备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知识和职业技能。课程工学结合,课程设计以课程相关工作岗位典型过程来进行。该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共分为五个模块,模块一课程绪论,模块二动物营养需要,模块三饲料营养价值,模块四畜禽饲料配制,模块五饲料加工及其质量控制。课程充分考量民族地区特点,结合民族地区生产实际教学。
3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课
程思政建设探索
3.1 模块一课程绪论课程思政建设
3.1.1 动物营养发展史,感受国家的进步,激发爱党爱国
我国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大体上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经过近百年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70年,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取得了巨大成就,如鸡的产蛋量从几十个到如今的三百个。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学生感受国家的进步,激发同学们爱党爱国热情,努力为党和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
3.1.2 感受民族地区畜牧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黔东南州生态畜牧业同样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前牲畜少见,畜产品少见到如今全州牛存栏65.8万头、羊存栏37万只,禽存栏1100万羽。小香鸡、小香羊、三穗鸭、天柱骡鸭、黎平黄牛等品种不断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名录,三穗鸭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各民族团结一心,促进了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与进步,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3.1.3 了解国外动物营养与饲料发展状况,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要认清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发展起步晚,与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很大情况下营养参数和饲料配制仍参考NRC和ARC标准。因此,我们要继续鼓足干劲,大力发展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广大同学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行业的赶超,因此,要不断树立为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3.2 模块二课程动物营养需要课程思政建设
3.2.1 了解动物营养需要的参考性,具备辩证思维
动物的营养需要是经过广大畜牧工作者多年工作的总结,营养需要具有科学性,但其应用也具有局限性,营养需要数据很多是在特定情况下获得,且动物个体存在差异,动物饲养环境不同。因此,在应用营养需要时只能是参考,实际情况要根据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不能盲目全信,但也是重要科学依据,辩证看待动物营养的科学性和不足。
3.2.2 营养代谢病的量变与质变思维
动物营养代谢病是动物由于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导致相应的缺乏疾病。它缺乏到一定程度出现相应的疾病,发病后补充相应营养元素疾病即消失。因此,动物营养代谢病是由于营养元素量变的缺乏引起质变疾病,借此培养学生的量变与质变思维。
科教论坛
3.2.3 动物营养代谢病诊断需勤奋、刻苦专研的工匠精神
动物不具备人类语言功能,其发病不会告知,且动物发病情况下有许多共性表现,如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发烧,因此动物营养代谢病诊断需要学生多努力比较案例,刻苦专研掌握所有相关疾病发病表现,通过各方面知识精准诊断,这也是当代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
3.3 模块三饲料营养价值课程思政建设3.3.1 饲料资源的广泛性,要勇于创新
我国饲料资源广泛,除向学生介绍常见饲料外,也向学生介绍本地区丰富的饲料资源,鼓励学生多识别黔东南乃至贵州丰富的自然饲草资源并加以创新性开发利用,不但可提供丰富的饲草资源,同时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肉质品质。3.3.2 饲料分析的严谨性,培养职业道德
该课程包含饲料分析实训,对饲料的常规养分进行分析,与饲料化验室工作内容高度相似。饲料分析结果关乎饲料的价值,同时也是向消费者提供明白的消费信息,便于动物生长。因此饲料分析要严谨认真,不能马虎,也不能作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3.4 模块四畜禽饲料配制课程思政建设3.4.1 饲料配制与创新创业
饲料配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饲料配制过程中讲求在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同时饲料的成本最低,最好能因地制宜利用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此项学习可培养同学们饲料配制的创新能力。配制的饲料配方可申请专利,也可以此开展创业。
3.4.2 动物饲养实训培养学生耐心、爱心
动物饲养实训是通过配制的饲料,特定时间段的饲养动物,测定动物特定时间段的生产性能。饲养期间,同学们要观察动物精神和采食状况,固定时间喂食,收集粪便,时刻关注饲养动物。此过程既是学习过程也是模拟真实饲养过程,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爱心,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4 结语
通过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过程中,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参考文献]
[1] 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6).[2] 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3] 付晓玲.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
[4]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
[5] 于明,程波.高职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以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为例[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6] 熊思远.抓住关键提升思政课质量水平[N].云南日报,2017-08-02(011).
[7] 辛志军.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