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导学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导学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型:新授课

七年级 教者

[教学目标]

1、 掌握北魏的建立及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及作用。北朝政权的更替,北方民族大融合等。

2、 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北朝民族融合的内容,提高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的能力。

通过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 培养正确的民族观念。认识凡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必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课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改革措施 本课难点:民族大融合的正确认识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课前展示(略)(前奏版) 二、激情引趣(启动版)

【导入】复习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族的一支建立了北魏。 2、北方的统一: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3、北魏孝文帝迁都:494年,迁都( )

4、北魏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说( ),穿( ),改( ),用( ),学( ),与汉通婚,尊崇(以孝( )等。 5、作用: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 ) 6、北朝: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合作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表现在那些方面?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 ) A、接受汉族文化 B、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C、促进民族融合 D、汉族人民的反抗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

3、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4、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秦国的商鞅变法 5、“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 A、各民族人民迁移、杂居和互通婚姻 B、统治者推行汉化

C、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D、各族人民共同反压迫斗争 6、北魏和曹魏的相同点有 ( ) (1)都曾以洛阳为都城(2)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3)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4)都采取重视农业的措施

A、(1)(2)(3) B、(1)(2)(4) C、(2)(3)(4) D、(1)(3)(4) 二、列举:1、中国古代历史上定都洛阳的朝代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列举北朝经历的朝代。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三)【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