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中脏腑 痰蒙清窍证□ 痰热内闭证□ 元气败脱证□ 中经络 风火上扰证□ 风痰阻络证□ 痰热腑实证□ 气虚血瘀证□ 阴虚风动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体 位□ 2.观 察□ 3.皮肤口腔护理□ 4.饮 食□ 5.其他护理措施: 1.观 察□ 半身不遂 □ 2.安全保护□ 3.功能锻炼□ 4.其他护理措施: 1.观 察□ 眩晕头痛 □ 2.避免诱因□ 3.卧床休息□ 4.其他护理措施: 1.观 察□ 痰多息促 □ 2.环 境□ 3.排 痰□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皮 肤 针□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敷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循经拍背□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敷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中医护理技术 1.药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护理效果 意识障碍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监 测□ 高热 □ 2.物理降温□ 3.饮 食□ 4.其他护理措施: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观 察□ 二便失禁 □ 2.皮肤护理□ 3.饮食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观 察□ 2.饮食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观 察□ 2.语言功能训炼□ 3.其他护理措施: 1.评 估□ 吞咽困难 □ 2.鼻 饲 管□ 3.吞咽功能训练□ 4.其他护理措施: 其他: □(请注明)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腹部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腹胀便秘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言语蹇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依从 穴位按摩 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熏洗 穴位敷贴 艾 灸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中药药枕 健康指导 签名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部分依从 / 责任护士签名: 不依从 /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不满意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风痰瘀阻证□ 气虚血瘀证□ 肝肾亏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 拔罐疗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体位□ 半身不遂 □ 2.皮肤护理□ 3.功能锻炼□ 次数/天 4.其他护理措施: 2. 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中药热熨□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 穴位拍打□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 穴位电刺激□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 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体 位□ 舌强语蹇 □ 2.功能锻炼□ 次数/天 3.口腔清洁□ 4.情志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护理效果 1.体 位□ 吞咽困难 □ 2.功能锻炼□ 次数/天 3.口腔清洁□ 4.情志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敷脐疗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二便失禁 □ 1.皮肤护理□ 2.饮食/水□ 3.其他护理措施: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护理效果 1.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饮 食□ 腹胀便秘 □ 2.腹部按摩□ 3.排便指导□ 4.其他护理措施: 其他: □(请注明)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拔罐疗法 艾 灸 中药热熨 中医护理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穴位按摩 敷脐疗法 中药塌渍 穴位拍打 / / 术 穴位电刺激 中药贴敷 健康指导 签名 /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肾气亏虚证□ 痰瘀互结证□ 肝火亢盛证□ 阴虚阳亢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耳穴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体位□ 眩晕 □ 2.监测血压□ 3.其他护理措施: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1.监测血压□ 头痛 □ 2.体位□ 3.情志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活动□ 心悸气短 □ 2.情志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体位□ 呕吐痰涎 □ 2.口腔清洁□ 3.服药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耳穴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耳穴埋豆□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护理效果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依从 耳穴埋豆(耳穴贴压) 中医护理技术 穴位贴敷 中药泡洗 穴位按摩 健康指导 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 责任护士签名: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发作期:寒凝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
缓解期:气虚血瘀证□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痰阻血瘀证□ 气滞血瘀证□ 热毒血瘀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体 位□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活 动□ 胸闷、胸痛□ 3.情志护理□(方案中无) 5.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护理措施: 6.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活 动□ 心悸、气短□ 3.情志护理□(方案中无) 4.其他护理措施: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3.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4.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护理效果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饮 水□ 2.腹部按摩□ 便秘□ 3.排便指导□(方案中无) 4.其他护理措施: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 其他: 2. □(请注明) 3.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耳穴贴压 中艾 灸 医穴位按摩 护穴位贴敷 理中药足浴 技中药灌肠 术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方案中无)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健康指导 签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心衰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慢性稳定期: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 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 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证□ 阳虚喘脱证□ 痰浊壅肺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体位□ (方案中无) 2.活动□ 喘促 3.情志护理□ □ 4.强心药用药护理 4.中药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护理措施: (方案中无) 5.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体位□ (方案中无) 胸闷/心悸 □ 2.活动□ 3.灸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情志护理□ (方案中无) 4.其他护理措施: 4.中药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方案中无) 一般□ 差 □ 3.灸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活动□ 2.生活照顾□ 神疲乏力 □ 3.排便护理□ 2.皮肤护理□(方案中无) 3.情志护理□(方案中无) 4.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3.灸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准确记录出入量□ 2.正确测量体重□ 尿少肢肿 □ 3.合理体位□ 4.饮食护理□ 5.皮肤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 其他: 2. □(请注明) 3.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3.灸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中艾 灸 医穴位按摩 护中药外敷 理中药泡洗 技 术 健康指导 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外寒内饮证□ 风热犯肺证□ 痰浊雍肺证□ 肺气郁闭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有效咳痰/深呼吸□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咳嗽/咳痰 □ 3.口腔护理□ 3.拔 火 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气道湿化□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翻身拍背□ 次数/天 (请注明,下同) 6.其他护理措施: 1.体 位□ 喘息/气短 2.氧 疗□(方案中无) □ 3.活 动□(方案中无)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护理效果 1.体 位□ 2.缓慢深呼吸□ 4.缩唇/腹式呼吸训练□ 5.情志护理□(方案中无) 6.其他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 2.物理降温□ 发热 3.口腔护理□ □ 4.皮肤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口腔清洁□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刮 痧□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情志护理□ 腹胀/纳呆 3.运动指导□ □ 4.饮食调护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护理措施: 1. 其他: □(请注明) 2. 3.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医护理技艾灸疗法 拔罐疗法 穴位贴敷 穴位按摩 / 责任护士签名: / / 术 中药熏蒸 中药足浴 雾化吸入 中药离子导入 健康指导 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肝胃气滞证□ 肝胃郁热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气虚证□ 脾胃虚寒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阻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活 动□ 胃脘疼痛 □ 2.饮 食□ 3.深呼吸/肌肉放松□ 4.其他护理措施: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拔 火 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护理效果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活 动□ 2.饮 食□ 胃脘胀满 □ 3.排便指导□ 4.情志护理□ 5.腹部按摩□ 6.其他护理措施: 1.体 位□ 嗳气反酸 □ 2.饮 食/水□ 3.情志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口腔清洁□ 纳呆 □ 2.监测营养指标□ 3.饮 食□ 4.其他护理措施: 其他: □(请注明) 1. 2. 3. 1.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依从 中穴位贴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医药熨法 护穴位注射 理艾灸 技耳穴埋豆(耳穴贴压) 术 穴位按摩 拔罐法 健康指导 签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证□ 脉络瘀阻证□ 风湿内扰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辨尿色、性状,评估出血量□ 血 尿 □ 2.口、咽部护理□ 3.活动与休息□ 4.活血化瘀等中药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泡沫尿(蛋白1.泡沫尿观察□ 1.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1中药雾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尿) □ 2.补益/祛风除湿等中药护理□ 3.饮食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水肿消涨评估□ 2.皮肤护理□ 3.体位□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水 肿 □ 4.活动与休息□ 5.攻下逐水中药护理□ 6.饮食护理□ 7.其他护理措施: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血压监测□ 2.休息□ 头晕、血压增高 3.降压药护理□ □ 4.饮食护理□ 5.情志护理 6.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尿量、排尿次数、出入量观察□ 尿量异常 2.生命体征监测□ (少尿、无尿、3.急救:吸氧、体位、急救准备□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多尿、夜尿) 4.祛风湿、利尿逐水中药护理□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 5.休息与运动□ 6.其他护理措施: 腰痛、腰酸 □ 1.腰酸、痛程度、伴发症状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1. 2. 3.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耳穴贴压 医艾 灸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护中药雾化 理中药外敷 技中药药浴 术 中药熏蒸 中药全结肠灌洗 健康指导 签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消渴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肝胃郁热证□ 胃肠实热证□ 脾虚胃热证□ 上热下寒证□ 阴虚火旺证□ 气阴两虚证□ 阴阳两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尿量增多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饮水指导□ 2.观察尿量、频次□ 3.其他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技术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护理效果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口干多饮 □ 1.饮食指导□ 2.观察饮水量□ 3.其他护理措施: 1.饮食指导□ 2.记录身高、体重、腰/臀围□ 3.其他护理措施: 1.运动指导□ 2.饮食指导□ 3.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多食易饥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倦怠乏力 □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中药泡洗□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护理效果 肢体麻木、疼1.皮肤护理□ 痛、发凉 □ 2.适量运动□ 3.其他护理措施: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视物模糊 □ 1.眼部护理□ 2.安全防护□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眼部雾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皮肤护理□ 皮肤瘙痒 □ 2.饮食指导□ 3.情志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保留灌肠□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1.饮食指导□ 2.适量运动□ 3.其他护理措施: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无) 5.八 段 锦□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中药外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腰膝酸软 □ 其他: □(请注明)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评价项目 中药足部泡洗 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中药贴敷 艾 灸 穴位按摩 中药保留灌肠 健康指导 签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肺脾气虚证□ 肺阴虚证□ 气滞血瘀证□ 痰热阻肺证□ 气阴两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体位□ 咳嗽/咳痰 2.咳痰/深呼吸训练□ □ 3.拍背□ 次数/天 4.其他护理措施: 1.体 位□ 咯血 □ 2.咳痰方法□ 3.口腔清洁□ 4.情志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发热 □ 1.活 动□ 2.皮肤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疼痛评分: 分 1.体 位□ 胸痛 □ 2.咳痰方法□ 3.情志护理□ 4.音乐疗法□ 5.其他护理措施: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体 位□ 胸闷气促 □ 2.情志护理□ 3.腹式呼吸□ 4.活 动□ 5.其他护理措施: 便溏 □ 1.皮肤护理□ 2.饮食/水□ 3.其他护理措施: 1.饮 食□ 2.情志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饮 食□ 便秘 □ 2.腹部按摩□ 3.排便指导□ 4.其他护理措施: 1.口腔清洁□ 恶心呕吐 □ 2.饮 食□ 3.情志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纳呆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其他: 2.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请注明) 3.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依从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中医护理技术 艾 灸 穴位按摩 中药外敷 中药泡洗 健康指导 签名
/ 责任护士签名: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风寒痹阻证□ 血瘀气滞证□ 痰湿阻络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疼痛评分: 分 颈肩疼痛 □ 1.体位□ 2.按疼痛规律施护□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3.牵引□ 次数/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护理措施: 1.体位□ (请注明,下同)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眩晕 □ 2.防跌倒□ 3.佩戴颈托□ 4.其他护理措施: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肢体麻木 □ 1. 牵引□ 次数/天 2. 叩击、按摩□ 3. 其他护理措施: 1.体位□ 2.活动□ 3.生活起居□ 4.其他护理措施: 1.体位□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不寐 □ 2.放松疗法□ 3.牵引□ 4.环境□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开天门□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药熏蒸 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塌渍 艾灸 中药离子导入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健康指导 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不依从 /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部分依从 / /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医院: 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 一、护理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 肝肾亏虚证□ 其他: 入院日期: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 中药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护理效果 1.评估疼痛/活动度□ 2.选择硬板床□ 腰腿疼痛 □ 3.体位□ 4.活动方法□ 5.保暖□ 6.其他护理措施: 2.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拔 火 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耳穴贴压□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骨盆牵引□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中药离子导入□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8.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 肢体麻木 □ 2.按摩拍打麻木肢体□ 3.肢体保暖□ 4.下肢关节屈伸活动□ 5.其他护理措施: 1.评估下肢肌力□ 2.安全防护 □ 下肢活动受限 □ 3.活动方法 □ 4.功能锻炼 □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方案中未涉及) 4.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物理治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热熨□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药贴敷 中药热熨 中药熏蒸 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塌渍 拔火罐 耳穴贴压 骨盆牵引 中药离子导入 艾灸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 物理治疗 健康指导 签名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证候诊断: 湿热毒蕴证□ 湿热瘀阻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入院日期: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体位□ 中医护理技术 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护理效果 疮面脓腐未脱 □ 2.疮周皮肤护理□ 3.观察疮面渗出□ 4.其他护理措施: 1.体位□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疮面新肌不生 □ 2.疮周皮肤护理□ 3.情志护理□ 4.使用弹力绷带指导□ 5.其他护理措施: 1.体位□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疮周痒痛 □ 2.疮周皮肤护理□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肢体保暖□ 4.其他护理措施: 1.饮食□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便秘 □ 2.腹部按摩□ 3.排便指导□ 4.其他护理措施: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依从 穴位按摩 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湿敷 中药贴敷 中药熏蒸 艾灸 健康指导 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