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习题集
1. 催化剂在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前沿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为探究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
编号 KClO3质量/g 其他物质质量/g 待测数据 实验1 2.0 无 实验2 a MnO2 0.5 ① 表中a的数值应是 .
②表中的待测数据指 (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质量 B.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C.氧气的体积 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③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
(2)同学们继续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文字表达式为:
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连续发生如下反应,试分析后按要求填空.
(Ⅰ)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高锰酸钾+氧气+氯气 (Ⅱ)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Ⅲ)锰酸钾+氯气 氯化钾+二氧化锰+氧气 .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
2.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结论或总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 解的催化剂 总结 实验一 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3. 现代化学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学没有完全弄清楚。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催化剂与反应物一起参加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易分解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分解时,又生成了催化剂本身。已知A、B、C三种不同的物质,将它们混合后产生的两步反应为A+C→AC;B+AC→A+BC,按照上述理论推断该反应物的催化剂是( )
A.B B.A C.BC D.C
4.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t时表示反应已完全)( )
A. B.
C. D.
5. 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M + O3 → MO + O2 ,MO + O3 → M + 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A. 催化剂 B. 还原剂 C. 氧化剂 D. 稳定剂
6. 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2KClO32KCl+3O2↑)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比反应前(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7. 小雨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了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加热时,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加快。于是她惊奇地告诉同学小晴:高锰酸钾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小晴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小雨同学得出的结论不科学。
(1)小晴的理由是: 。 (2)如何证明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 。 (3)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1)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 ,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 (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9. 变色眼镜的玻璃片内含有少量AgBr(溴化银)和微量氧化铜。当玻璃片受阳光照射时,因为发生反应而使玻璃片由无色变成黑灰色(银颗粒呈黑色)。把玻璃放到暗处,又因为发生反应,而使玻璃又变成无色透明,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氧化铜的性质与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请问氧化铜在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分别写出玻璃片由无色变成黑灰色,又由黑灰色变成无色的文字表达式。
10. 试管中放入少量铝粉和碘,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反应放出的热使碘升华成紫色碘蒸气,反应后生成物只有碘化铝,则水在该反应中所
起的作用是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