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10月.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10月.

来源:华拓科技网


初二年级物理素质测试2014.1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 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 2.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3. 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A. 山谷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 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 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

D. 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4.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被悬吊起来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如果将

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小球仍能被弹开,也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B. 小球不能被弹开,也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C. 小球不能被弹开,但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D. 小球仍能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5.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摩托车的消声器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7.人在野外喊话时,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嘴边,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频率 D. 音色

8.如图所示,其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9.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 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如图所示是

宇航员翟志刚进行太空行走的图片,宇航员在太空与飞船内的人之 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 接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中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0.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同时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

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相关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1.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室外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2.体育课时,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吸铁石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

工人用电钻钻墙 小孩对着山壁喊话 A B C D 敲击编钟发声 图7 A B

C D

14.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取下面的哪种方法 ( ▲ A .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棒擦 B .用自来水冲洗

C .在沸水中煮 D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15.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直接用来测量体温为35.5℃和40℃的两个病人,则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 ▲

A.35.5℃;40℃ B.都是40℃ C.都是38℃ D.38℃;40℃

16. 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 A. 用笤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B. 用塑料袋包装菜并放入冰箱的冷藏室 C. 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 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

1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 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

18.教室内的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1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 ( ▲ A 、一定沸腾 B 、一定不会沸腾 C 、一定蒸发 D 、都不可能

20.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9分 2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物体的 ▲_ 而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 ▲_ 不同。

22.成语“万籁俱寂”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 指夜晚声音的▲ 很小。在学校、医院附近有如图所示的警示牌,这种 保持安静的做法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冰水 热水 甲 乙

23. 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_▲_能传声;“土电话”表明 _▲_能传声。

24.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

2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 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 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 ___▲____与振动的_____▲______的关系.

26.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 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7.音乐厅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正在放声高歌,女高音在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比女高音的大,是因为男中音声带振动的▲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比男中音的高,是由于女高音声带振动的▲比男中音的高。

28.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9.请填出下列描述中的物态变化: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干了:▲;冰淇淋盒“出汗”:__▲_____。 30.在右上图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___▲__ 乙____▲_ 31.饺子在水中煮,怎么都不会变黄;可将饺子放在油中炸,没过多长 时间,饺子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生活中,被100℃的 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得多,原因是___▲____。 32.朱熹出生于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在《九曲棹歌》 诗中写道:“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等太阳出来后,桑麻叶上的“露”会消失,发生了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是_▲____热的。

33.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计31分

34.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

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__ ▲___;停止抽气,打开阀门向玻璃罩内放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_▲ ____。由此推断: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这个结论是我们通过 ________▲___(选填“实验直接”或“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的。

35.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 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 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 ▲___。 36.【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_ 的高低、液体 ▲_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_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 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

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_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_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例: ▲_ .

37.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记录.

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 ℃,从开始记时到水沸腾经历的时间为 __▲__ min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_▲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5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_▲__ (写出一条即可。 38.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

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1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的多少应该 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 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 ;(选填“快”或“慢” 39.某同学的一本书不小

心掉到水里,从水中取出后,为使它尽快变干,他把它打开,并放到阳光下和有风吹的地方,他为什么这样做?请你说出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请逐条写

40.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的声速,回答问题:⑴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 写出两条。

⑵ 在长为884 m 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

图11

初二年级物理素质测试2014.1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9分

2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 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 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 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34-38题,每处1分,39题3分,40题4分,共计31分 3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猜想一: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_min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39.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初二年级物理素质测试2014.1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9分

21.__振动___ ____音色___ 22.___响度__ ____声源处___ 23.__液体____ _____固体____ 24.____信息__ ____能量_

25.__音调_____ ______频率___ 26.____分贝___ _____减小__

27.__响度___ _____振幅___ ___音调___ ____频率___ 28.___热胀冷缩___ ___冰水混合物____ ___沸水____ 29.___汽化__ ___液化___ 30.____—3_℃___36.7_℃

31.____油的沸点比谁高_______ _____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______ 32.___汽化__ ____吸热___ 33.__放热__ ___内侧__

三、实验与探究题:(34-38题,每处1分,39题3分,40题4分,共计31分 34.___弱____ ____强______ ___真空____ ___实验基础上___ 35.___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_____ ______声音具有能量________ 36. ___温度___ _____表面积____ ____物质种类____ ___表面积____ ____温度_____

例:_____用湿毛巾包牛奶可保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__96____℃ ______A______ (2__98___℃ ____5__min (3__吸热___ ____不变____ (4__液化___

(5__可从铁圈上吸热_____ 38.(1____相等_____ (2____甲_____ (3 ___慢______

39. 答:___打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______ ___放在阳光下提高液体的温度,加快蒸发。__________ ___放在通风处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蒸发。___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