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打碗碗花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结合课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将信将疑”、“一声不吭”等词语。
2、 能正确书写“肃、吭、忐、忑、恙、芜”。 3、 正确地朗读课文,尝试提问。
4、 通过学习,懂得遇事要敢于怀疑、勤于思考、勇于尝试,培养探究的意识。
5、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9个生字。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 2、 能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3、 通过学习,懂得懂得遇事要敢于怀疑、勤于思考、勇于尝试,培养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词语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小朋友,在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形态不同、色彩各异的花。它们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出示花的图片)
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花。它是——打碗碗花。(出示课题) 学习生字“碗”:注意第12笔。(指名、齐读课题) 2、 质疑。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 师小结:怎么样的花?会打破碗么?为什么要叫这花?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 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思考:打碗碗花长得怎么样?用直线划出描写打碗碗花的句子。 2、交流:
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
(1)学习生字“透”:换部首——绣、诱、锈„„
(2)过渡:打碗碗花的颜色是——粉中透红,很美丽;打碗碗花花瓣都连在一起,形状像一个小碗,和一般的花不一样,所以作者说这花生得十分——异样。
理解“异样”:异样就是不同寻常,特殊,与众不同。
指导朗读:谁能读出打碗碗花的异样——还,呢。(指名,齐读) (3)过渡:打碗碗花像碗,所以这里的碗上多了个引号。而这个碗里还有露珠在滚动。所以,当我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我内心不禁感叹——
指导朗读:男女生配合。
(4)过渡:我完完全全被这花吸引了。我是怎么做的? 指导朗读:挣脱,蹦跳。欢喜之情。齐读 (5)师生配合朗读。
3、打碗碗花是既新奇又有趣,那这样的花生长在哪里呢?(出示第一小节) (1)指名都第一小节。正音:茬。交流:在一块荒芜的土地上。 学习:“荒”:中间是个亡,不加点。“芜”:形声字。“荒芜”这两个字上都有草字头:所以一片荒芜的土地,这块土地上大部分都是草。
(2)打碗碗花生长的环境怎么样?(不好)但荒地上的野花总是——一茬一茬。一茬一茬是北方语言,就是一批批的意思。打碗碗花开了又些,谢了又开,一批一批连续地生长着。用课文里的一个词语就是——终年不断。终年不断就是全年不断。
(3)只有一个特殊情况,——雪花盖满了大地。这里的破折号后补充一个
特殊情况。那么从中你感受到这个花怎么样呢?(生命力顽强)
(4)朗读指导:总是 终年 除非。齐读课文。
三、学习重点段,理解感悟。
1、这样的花,为什么要叫它打碗碗花呢?自读第三小节。
出示:谁知,外婆一把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板书:打破饭碗)
1) 指导朗读。一把抓住 连声 眼见我要摘花,外婆的表现说明她非常心急。
不能摘,不能摘。层次递进。突出谁。谁摘谁打破饭碗。 师生配合
2) 那么对于这个说法,你有什么问题。(是不是真的)
2、你们有疑问,那“我”对于外婆的话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1)板书:将信将疑:半信半疑。我为什么会半信半疑呢?
2)出示:我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 ),但感到疑惑的是( )。
郑重其事:说话态度认真严肃。 3、学习5、6节。
外婆的郑重其事使“我”有点相信,但是一朵花使人打破碗却令我感到很奇怪。后来,我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1)出示5节。我是怎么想的?
2) 交流。指导朗读:究竟:到底。这是我内心萌发的一个想法,当我产生疑惑之后,这是我的思考。(板书:思考)
3) 出示第6节。那我是怎么做的呢?
划出我具体行为的句子。当我在进行尝试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真担心手里的碗向变戏法那样,突然间就碎了。
学习“忐忑”,观察。这个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是种什么心情?——紧张。
那哪些词语表示了我的“忐忑不安”。
“端”:恭敬,动作。“一声不吭”:一声不响。
我在尝试的时候,除了忐忑不安,你还可以看出我的——认真。 小组配合朗读。 4)那试验的结果怎样呢?
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板书:没有打破)
“毫”:原指细而尖的毛。说的是很小的东西。所以,丝毫就是一点也没有。 学习“恙”:羊字不出头。恙是病的意思,用在人身上就是这个人没有生病。在文章中指得是碗没有破。理解“安然无恙”。
5)实验证明了外婆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这个时候我恍然大悟,发出感概;
朗读指导。破折号:停顿。 4、 学习第7小节。
所以,作者不禁要感叹。齐读最后一小节。 5、作者怎么会对花认识会有前后不一致呢?
5、 知道了的“我”会和外婆有怎样的对话呢?同桌合作演一演,说一说。
6、 你从作者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呢?
7、总结:无论什么事情,我们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而是应该学会思考,学会判断,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它的准确性。这样,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才能变得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