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第二章自主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
2. 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
二、复习回顾
复习1: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复习2: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三、课前预习(自学教材P4243)探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一般地,称 为数列{an}的前n项的和,用Sn表示,即Sn 由高斯算法,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我们用两种方式表示Sn Sna1(a2)(Snan(an1)(
由 ①+②
)(an1)()(a2)())②
①
2Sn(a1an)(a1an)()()n个
n( Sn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的公式
如果带人公式ana1(n1)d,
Sn 自测
Sn也可以用首项a1与公差d表示,即
(1)计算1+2+…+100=
(2)计算1+2+…+ n = (用n表示).
四、典型例题
题型1. 在等差数列{an}中,a125,a533,求S5.
1
必修5第二章自主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练习1:在等差数列{an}中,a14,d,求S10.
13P44例2:在等差数列{an}中,S10310,S201220,求前n项和Sn的公式.
练习2: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030,a2050,Sn242,求n.
练习3:数列{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3,an=10,前n项和Sn=22,求n和a3.
五、总结提升
n(a1an),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2n(n1)d2. 用Snna1,必须已知三个条件: . 21. 用Sn3. 等差数列中的“知三求二”问题,即:已知等差数列之a1,an,q,n,Sn五个量中任意的三个,列方程组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
六、当堂检测(时量:1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在等差数列{an}中,S10120,求a1a10 A. 12 B. 24 C. 36 D. 48
2. 在50和350之间,所有末位数字是1的整数之和是( ). A.5880 B.5684 C.4877 D.4566
3.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21,末4项和为67,前n项和为286,则项数n为( ) A. 24 B. 26 C. 27 D. 28
2
必修5第二章自主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一、学习目标 1. 已知Sn,求an;
2. 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项和的公式研究Sn的最大(小)值.
二、复习回顾
复习1:等差数列{an}中, a4=-15, 公差d=3,求S5.
复习2:等差数列{an}中,已知a31,a511,求
和S8.
三、课前预习(自学教材P4445):思考问题
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pn2qnr,其中p、q、r为常数,且p0,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仿照例3完成
题型一: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3n22n,,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四、典型例题
12练习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为Snn2n3,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43
3
必修5第二章自主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小结:数列通项an和前n项和Sn关系为
S(n1)an=1,由此可由an= .求出an,并验证a1。
SS(n2)n1n
题型2:已知等差数列5,97,4,,3,的前n项和为Sn,求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22
练习2:等差数列{an}中, a4=-15, 公差d=3,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的最小值.
小结: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大(小)值的求法.
(1)利用an: 当an>0,d<0,前n项和有最大值,可由an≥0,且an1≤0,求得n 的值;当an<0,d>0,前n项和有最小值,可由an≤0,且an1≥0,求得n 的值 dd(2)利用Sn:由Snn2(a1)n,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大(小)值时n的值.
22思考: 等差数列{an},a10,S9S12,该数列前多少项的和最小。
五、当堂检测(时量:10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列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是( ).
A. ann2 B. Sn2n1 C. Sn2n21 D. Sn2n2n 2. 等差数列{an}中,已知S1590,那么a8( ).
A. 3 B. 4 C. 6 D. 12
3. 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 ). A. 70 B. 130 C. 140 D. 170
4. 在小于100的正整数有 个数被7除余2,这些数的和为 .
15. 在等差数列中,公差d =,S100145,则a1a3a5...a99 .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