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电子信息类知名院校 二、教育部直属高校 三、211学校
四、电子本科专业及其相关专业
一、电子信息类知名院校
综合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
专科类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北京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京)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财经大学
(华东) 北京林业大学 音乐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 中国石油大学 戏剧学院 美术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南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三、“211工程”学校名单
(2009年1月更新)
北京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财经大学 学 民族大学 天津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辽宁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延边大学 音乐学院 南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南大学 学 河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南京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海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贵州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陕西师范大学 学 青海大学
四、普通高等学校电子类本科专业目录
0712 电子信息科学类 一级学科
0712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071202 微电子学(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07120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宁夏大学 大学 石河子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兰州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学 国防科技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长安大学 中山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北大学 福州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大湖南大学 南昌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071205W 信息安全 071206W 信息科学技术 071207W 光电子技术科学
0806 电气信息类 一级学科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2 自动化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080604 通信工程
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0606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
080608Y 自动化 080609Y 信息工程 080611W 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
080612W 术 080613W 网络工程
信息显示与
080614W 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
080615W 计与集成系
统 光电信息工
080616W 程
广播电视工
080617W 程
080618W 080619W 080620W 080621W 080622W 080623W 080624S 080625S 080626S 电气信息工
程 计算机软件
电力工程与
管理
微电子制造
工程
假肢矫形工
程
数字媒体艺
术
医学信息工
程
信息物理工
程
医疗器械工
程
智能科学与
080627S 技术
数字媒体技
080628S 术
医学影像工
080629S 程
真空电子技
080630S 术
电磁场与无
080631S 线技术
信息与通信
080634S 工程 码说明:
一、码后带“*”的表示目录内需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 二、码后带“△”的表示目录内需从严控制设置的专业。 三、码后带“Y”的表示引导性专业。 四、码后带“W”的表示目录外专业。
五、码后带“S”的表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
布)
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是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本目录是在1990年10月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本目录与原目录相比,有如下变化∶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7种。各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是∶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法学,5个一级学科,32种学科、专业;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种学科、专业;文学,4个一级学科,29种学科、专业;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种学科、专业;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3种学科、专业;农学,8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医学,
8个一级学科,54种学科、专业;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9种学科、专业;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三、本目录中有16个二级学科带\"(含∶)\",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科学技术史(分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四、本目录中部分学科、专业注明可授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位,此类学科、专业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
五、本目录中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的代码分别为二位、四位和六位阿拉伯数字。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