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华拓科技网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5月第8卷第13期Guide ofChinaMedicine,May 2010,Vo1.8,No.13 临床研究l 57 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经统计 学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 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却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 的美容需要,更值得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 由此可见,保乳治疗乳腺癌及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在3年生存 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却 参考文献 [1】李戎,谢莎,王先明.32例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 医学院学报,2009,30(14):1696.1697. [2]杨丽萍,樊帆,吴毓东,等.3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6):39—41. [3】 沈镇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2002:138.139. [4】舒升凡.乳腺癌保乳治疗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医学卷,2007, 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美容需要。 3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 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4]。目前,随着对乳 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 病,单纯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对于早期乳 腺癌患者多根据患者的美学要求,采取保乳治疗 1。本组资料通过分 4(2):215-216. 析,保乳治疗乳腺癌及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差异发现,保乳 【5】郭慧.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效果比效[J】.中国医药指 治疗乳腺癌及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在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 南,2009,7(3):30—33. 60 ̄lJ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林仁渠 【摘要】目的探讨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尾市逸挥基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化脓性中耳炎惠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改良根治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无大出血、脑脊液漏,脑膜炎及迷路炎。6例患者术后2d外耳道及 耳廓出现红肿,无触痛,术腔多量黄色渗液,为碘仿纱条过敏,换以抗生素纱条,并予抗过敏治疗后好转。60例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复 查手术耳,其中,听力显示轻度聋3O耳,中度聋16耳,中重度聋7耳,重度聋l耳,其余惠者均痊愈。结论根据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 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13-0057-02 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病理表现是中耳乳膜、骨 脓液的变化,随访半年以上。 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 2结果 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 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改良根治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 命 。为了进一步探讨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汕尾市逸 无大出血、脑脊液漏,脑膜炎及迷路炎。6例患者术后2d#b耳道及耳 挥基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 廓出现红肿,无触痛,术腔多量黄色渗液,为碘仿纱条过敏,换以抗 如下。 生素纱条,并予抗过敏治疗后好转。6O例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复查手 1资料与方法 术耳,其中,听力显示轻度聋30耳,中度聋16耳,中重度聋7耳,重 1.1一般资料 度聋l耳,其余患者均痊愈。 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汕尾市逸挥基金医院收治的60 3讨论 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共67耳。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l5~69 在医疗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化脓性中耳炎仍是耳科常见疾病, 岁,平均43.2岁;左耳20例,右耳33例,双耳7例(14耳);骨疡型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挖耳、洗头、游 l9耳,胆脂瘤型48耳;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鼓膜穿孔,反复流脓或 泳时细菌随水进入耳道,细菌在耳道内繁殖引起炎症,当急性炎症得 黏液,听力下降等症状;病程2 ̄9年,平均4.3年,并发耳后骨膜下脓 不到及时治疗时,即转化为慢性炎症。主要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肉芽 肿或瘘管23例,耳源性面瘫1例,耳源性脑膜炎1例,耳源性迷路炎1 型)及胆脂瘤型。主要致病菌是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金 例,脑脓肿1例,均属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黄色葡萄球菌等,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较常见 ]。 1.2方法 除单纯型以药物治疗为主外,其余两型主要采用手术治疗【4】。本 6O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在耳显微 组资料中,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属于骨疡型19耳,胆脂瘤型48 镜下使用耳科电钻行乳突改良根治术。开放残余气房,彻底清除病变 耳;采用乳突改良根治术治疗,由于乳突手术的主要目标是完全清除 组织,削低面神经嵴,内侧段略高于水平半规管隆突及砧骨窝,外侧 病变,其次,才是考虑保存听力和保留耳道完整骨壁以消灭术腔 】。 段与外耳道底平行,略高于鼓乳缝,扩大外耳道口,其直径为1.5cm 因此,术前要根据患者的耳镜检查及颞骨CT扫描结果,了解病变情 左右为宜。术后常规换药拆线,第14天时一次性抽完术腔填塞物,以 况及范围,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6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 后每周耳内镜下清理术腔一次,直至术腔完全上皮化,此后每月复查 一次,观察耳流脓的变化、鼓膜表现的变化、穿孔内鼓室黏膜红肿及 广东汕尾市逸挥基金医院(51 6600) 58 I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5月第8卷第l3期Guide ofChinaMedicine,May2010,Vo1.8,No.13 小儿外科杂志,2007,6(2):76—77. 改良根治术治疗,术中及术后均无大出血、脑脊液漏,脑膜炎及迷路 炎。于术后3个月复查手术耳,其中,听力显示轻度聋30耳,中度聋 16耳,中重度聋7耳,重度聋l耳,其余患者均痊愈 。由此可见,根 据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预 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李运涛,李鸿,关玉霞.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体会[J】.现 代医药卫生,2007,23(6):873-874. [4J覃继新.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手术疗效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6):991. 参考文献 [1】崔万明,姚艺文,李光,等.慢性化脓中耳炎的微生物学及药 敏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J],2003,15(3):175—176. [5] 梁忠,杨湘宁,刘俊捷.鼓膜2次穿朝灌洗经耳鼓气治疗分泌 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3(19):618. [6]金晓杰,江一鸥,赵纪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几种易感茵抗菌 [2】陈华,赵斯君.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33例[J】l临床 特性[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7):440.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预后观察 夏维国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滴注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将92例诊断为川崎病惠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阿司 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丙种球蛋白1000mg/kg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尸<O.O5或P<O.O1),且在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方面由于对照组 <0.O5)。结论丙种球蛋白滴注联合阿司匹 林口服能有效缓解临床指标,并能预防冠状动脉损害。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冠状动脉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13-0058-02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 治疗前后患儿心电图、血常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反应蛋白 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表现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及淋 变化情况,记录患儿发热及急性期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随访6个月。 巴结肿大。主要的合并症是冠状动脉的损害,可引发猝死等不良心血 I.4统计学处理 管事件[1]。近年来,研究发现K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 】。2004年 采用SPSS10.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啦验,计数 以来,笔者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KD,取 资料采用)[2检验。 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2结果 1资料与方法 2.1临床指标比较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 选择2004年8月至2009年7月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和南京儿童医院 有统计学意义(JP<0.05,表1)。两组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 住院确诊为KD的患者9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第三届国际川崎病会 亡病例。 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患儿持续发热>5d,抗生素治疗无效;手足硬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 肿,掌趾红斑,指趾脱皮,红斑呈多形性;双眼可见非化脓性结膜充 血;口唇皲裂、充血,口腔黏膜充血,可见草莓舌;颈淋巴结可触 及肿大。②冠状动脉病变符合胡亚美等主编的Ⅸ实用儿科学》 (第 七版)有关标准【4】:超声心动图提示冠状动脉内膜回声增强;冠状动 与对照组比较, <0.05或 <0.05 脉扩张。符合纳入标准的有92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 2.2冠状动脉损害 4个月~l2岁,平均(2-3土1.8)岁;病程5~21d,平均(9.5士6.2) 治疗后2周,两组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组冠状动脉内 d。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 径>3mm有3例(6.52%),对照组冠状动脉内径>3ram有l3例 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8,26%),两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可比性。 (P<O.05) 两组均未发生巨大冠状动脉瘤。 1.2治疗方法 3讨论 两组均予以对症、抗感染基础性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性治 KD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可累及多个脏器,以心脏和血管病变 疗基础上予以口服阿司匹林50mg/kg,3次/d,退热后将其减 最为严重。目前KD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发病机制可能与感染后异 半,14d后再改为5mg/kg,2次/d,用至血小板计数及超声心动 常免疫反应有关。大量研究报道认为,及早控制血管炎及有效防治冠 图检查恢复正常后停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以丙种球蛋白 状动脉病变是治疗KD的关键。阿司匹林能够抑制环氧化酶活性,有 (卫生部成都生物制药研究所生产)1000mg/kg静脉滴注,连 效阻断前列腺素和血栓形成,具有抗炎及抗凝作用,且已证实阿司 续应用2d。 l_3主要观察指标 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25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