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10-16 酸性磷酸酯酶

2011-10-16 酸性磷酸酯酶

来源:华拓科技网


酸性磷酸酯酶 acid phosphatase在工业、化工和保健中的应用前景

(现阶段其的来源;产生方式、仪器)

microorganism

1 百度

(1)中文名称:酸性磷酸酯酶 英文名称:acid phosphatase

定义:编号:EC 3.1.3.2。最适pH值在酸性范围内的磷酸酯酶。能广泛地催化水解各种磷酸单酯与磷蛋白,但不能水解磷酸二酯。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2)中文名称:磷酸酯酶 英文名称:phosphatase

定义1:能水解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磷酸酯键的酶。

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毒理与药理(二级学科)

定义2:编号:EC 3.1.3.-。一类催化正磷酸酯水解的磷酸单酯酶。根据反应的pH分为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编号:EC 3.1.3.1)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编号:EC 3.1.3.2)等。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酶(二级学科)

[性质] 磷酸酯酶通常是指催化正磷酸酯化合物水解的酶类总称,或者说是水解磷酸酯及多聚磷酸化合物酶类的总称。有时也分别称为磷酸酯酶和多磷酸酶。前者主要包括磷酸单酯酶类和磷酸二酯酶类。后者有三磷酸腺苷酶、焦磷酸酶、偏磷酸酶等。

(3)磷酸单酯酶phosphomonoesterase

多种酶蛋白的总称,属于水解酶类中的磷酸酶(phosphatase)类。它们仅能催化酯化一次的磷酸基,即把磷酸单酯化合物中磷酸单酯键切断而使磷酸基游离。根据它们对所作用的底物的专一程度,可把它们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常冠以底物名以便与后者区别,如己糖-6-磷酸酯酶等。后者又根据其催化反应时最适pH值条件将其分为四个类型,即Ⅰ至Ⅳ型。Ⅰ型,又称碱性磷酸酯酶(alkaline phosphatase;EC 3.1.3.1;分子量8.0×104~1.9×105),最适pH值8.6~9.4,在pH值7.5~8.5稳定,可被Mg2+或其他二价阳离子活化。对水解磷酸甘油(为该类酶的标准底物)中的α-异构体比β-异构体快,在机体中主要分布在骨、肠黏膜、肾、乳腺等。在细胞中它属于膜结合蛋白之一。Ⅱ型,又称酸性磷酸酯酶(acid phosphatase;EC3.1.3.2;分子量2.3×104~9.6×104),

最适pH值5.0~5.5,在pH值5.0~6.0之间最稳定,不能被Mg2+所活化,氟化物对它们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磷酸甘油作用同Ⅰ型。Ⅲ型,最适pH值3.0~4.2,在pH值4.5~5.5之间最稳定,pH值7.0时很不稳定,Mg2+对它们有抑制作用,对标准底物作用与Ⅰ型同。Ⅳ型,最适pH值5.0~6.0,在pH值6.5~7.5下最稳定,Mg2+、Mn2+对它们有活化作用,对标准底物作用同I型,在红细胞、微生物中均含有之。

2 维基百科

酯酶(英语:Esterase)是一种水解酶,可在水分子的参与下,经由水解作用,将酯类切割成酸类与醇类。此类酶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依其专属受质、蛋白质结构,以及功能而有不同。

性质:催化水解各种酯键的一类酶。通常还包括催化水解羧酸酯和磷酸酯的二类酶。在催化羧酸酯的酯酶中,最常见的如脂肪酶,可催化水解甘油三酯为甘油和脂肪酸。磷酸酯酶可催化水解磷酸酯键,该酶又可分为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磷酸单酯酶有专一性较低的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用于医学临床的诊断。磷酸二酯酶包括催化水解核酸的一系列酶,如5′-磷酸二酯酶、3′-磷酸二酯酶、核糖核酸酶(R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等,可用于生产5′-核苷酸,用作食品助鲜剂和生化药物。也是研究核酸结构的工具酶。

3罗非鱼内脏中酶的筛选

酸性磷酸酶是一种有广泛使用价值的生化试剂,可专一性地水解磷酸单酯化合物而释

放无机磷,主要用于核酸研究,分析、测定核苷酸顺序及其基因的重组、分离,也是酶标免疫测定技术的常用工具酶之一。

张树政, 孟广震. 酶学研究技术(上)[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177-182

酸性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常常被做成试剂盒,其使用非常方便。

4 大麦芽中酸性磷酸酯酶的分离

大麦芽是啤酒生产下脚料,内含丰富的酸性磷酸酯酶(EC3132)。该酶既可作为生物化学试剂,又是治疗肝炎等疾病、改善肝功能的有效药物,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的添加剂。

在大麦芽中,含有丰富的酸性磷酸醇酶、碱性磷酸酯酶及磷酸二酯酶。这些成分对促进肝脏新陈代谢、改善肝功能状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已在中药方剂及片剂中得到运用和验正。但其药技因受传统加工方法的影响而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本文可望为肝炎药物的生产提供新的药源和新的手段。

5 氟化钠对玉米种子萌发酸性磷酸酯酶等酶活性的影响

酸性磷酸酯酶和淀粉酶都是水解酶,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大小是种子活力大小的指标。在植物体内,酸性磷酸酯酶水解磷酸酯类物质,磷酸酯类物质是磷代谢物质,它与能量代谢有关,特别是高能磷酸酯,磷酸酯酶活性的改变会影响能量代谢。氟化钠浓度低时,促进玉米种子内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增大对磷酸酯的水解力,有利于能量代谢,故生长快。氟化钠浓度高时,抑制了酶活性,磷酸酯类物质水解慢,能量供应受影响,因而玉

米生长抑制大。

6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酸性磷酸酯酶的工艺研究

酸性磷酸酯酶( 正磷酸单脂磷酸水解酶, E.C 3.1 .3 .2 A C P )是一组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各种磷酸单酯的酶,它可以有效的分解肌醇一1 磷酸,其在临床诊断、环境保护、饲料、生物试剂等领域有利用价值。酸性磷酸酯酶广泛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中,微生物也可以产生,其生物活性最早从米糠中发现。

7 香菇中的胞外酸性磷酸酯酶

在体内,酸性磷酸酯酶最常见的功能不外下列两个作用之一:1、培养基内磷酸化化合物中的磷的释出和再循环(例如玉米中肌醇六磷酸酶对肌醇六磷酸盐的降解作用);2、代谢或生长的调节(例如动物体内前列腺酸性磷酸酯酶对磷蛋白的脱磷酸作用)。已有文献简述过某些真菌的胞外细胞壁酸性磷酸酯酶对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