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研究与应用

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8年第6期 (总第 186 期)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信息通信2018(Sum. No 186)

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研究与应用

李程贵,王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摘要:城域传送网LTEPTN核心层存在网络保护不完善、设备扩展能力差等问题,尤其是多点故障等复杂场景下的网络 保护能力不足、网络健壮性差,存在地市LTE业务全阻的隐患,城域传送网LTE PIN核心层优化势在必行。文章提出了 有效的、标准化、具有普适性的城域传送网LTE PIN核心层312优化方法体系,在内蒙移动应用效果明显,该优化法为 城域LTE PTN核心层的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现实价值。关键词: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业务阻断;网络倒换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8)06-022944

景下的网络保护能力不足,网络健壮性差,存在地市LTE业务 将全阻的隐患。

二枢纽黹干

0引言

经调研多个省移动近三年的TD-LTE故障情况,因城域传 送网LTE PTN核心层故障引起LTE基站阻断的重大故障有 多起,涉及多个地市城域网、多个厂家设备,平均历时超过1个 小时,这对网络的稳定运行构成了隐患,迫切需要通过城域传 送网优化法进行优化,以实现对LTE业务的保护。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的故障情况,探索新技术的发展,将数 通技术与传输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出各项优化举措,创新性的 提出了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建立标准化 优化流程体系,大大降低了地市LTE全网阻断概率,提升了网 络安全性,为城域LTEFTN核心层的优化提供了指导方向,为 4G发展做好支撑保障。

^-----------------------------gi

.

a 本_

gj

干统pd

1现网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

中移动现有LTE回传网是基于PTN建设的,其组网结构 和流量模型如下图1所示,EPC集中设置在省会,eNodeB分 散在各个地市,LTE业务需要从EPC跨地距离回传至eN- odeB,回传需要经过本地PTN网和干线PTN网络。依照集 团规范,采用静态L3VPN组网方案,该组网保护方案能够实 现PTN网络内任一链路或网元单点故障时的业务保护。但 两点同时故障等复杂场景下的网络保护能力不足,存在地市 LTE业务将全阻的隐患。重大故障发生时,需要本地PTN网 管、干线FTN网管、核心网网管和eNodeB无线网管协同分析 判断,故障比较隐蔽、定位难度大、技术要求髙、定位时间长。

场最(网时故场景

图2城域传送网LTEPTN核心层的典型组网结构图 两点同时故障的场景见下表1所示。

表1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的2点故障阻断场景

3

2

3(3K12)

4

5

6(2KI2)

7C河时裁(m)争阳

MKIO(2)(7>

(2X10)(3X4)令硏

RI

全硏全吼全阳

SC3K5)

9通0

IIC^KIO)

1213雇4

(4)(外

(4KM)(5X100

B

全祖全

fflH

全附全

ffl

R1

依据上表1的统计分析,现网的组网模式和保护方法的 局限性导致了上述14种场景均会引起PTN网络承载的LTE 业务阻断。

(2) 现网设备版本扩展能力不足

内蒙古移动城域传送网核心层采用华为PTN3900

图1 TD-LTE回传网流置模型

现网保护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⑴网络保护能力不足

下图2为城域传送网LTEPTN核心层的典型组网结构 图,将PTN网元之间链路和网元设备分别以数字1至12进行 编号。

L2/L3桥接设备与L3设备之间形成口字型组网。两台 L2/L3桥接设备与主备L3设备之间均只部署一条10GE链路。 现网部署的传统静态L3VPN组网能够实现PTN网络内任一 链路或网元单点故障的业务保护。但多点同时故障等复杂场

(V1R5)、中兴 ZXCTN6500(VI .00.10R2),受限于 PTN 网元性 能,城域网PTN网元不具备动态路由组网能力。

(3) 缺乏有效的优化方法

目前没有有效的、明确的优化方法,仅依靠发现一处故障

及时处理一处,最大程度减少两次故障出点故障重叠期。此 外,缺乏明确的核心层单板分离原则,使得技术维护能力不足 的地市未彻底进行核心层单板分离,而造成单点故障引起整 个LTE业务阻断,缺乏有效的优化方法指导现网优化,未能使 其具备抵抗多点故障能力。

2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优化方法的总体设计

229

信息通信李程贵等: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研究与应用

绑部署ECMP形成的LSP ECMP组承载,实现主备路径的 ECMP负载分担和保护,实现能够抗3次链路故障•此外,随 着LTE基站数量的増加,基站带宽需求的增加,核心层的10GE 链路不能满足带宽需求,通过VPN Peer间部署ECMP实现 N*10GE带宽扩容和多链路的负载分担。

⑵L3VPN核心节点间部署两点环网

为提髙网络安全性,城域网312优化法提出了在L3VPN 核心节点间部署两点环网。该优化内容可以作为“VPN Peer 间部署ECMP”的补充或者多重保护来部署。现网华为区域 FTN3900 (V1R5)不支持ECMP,因此提出了在两点间部署环 方案

为解决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的14种两点断的故 障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 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包括:

3个部署:该优化法提出了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 的保护的3个补充方法,在现网部署的保护方式基础上增加 补充保护,补充保护包括L3VPN Peer间部署ECMP (等价多 路径),L3VPN核心节点间部署两点环网和ICB (同步协议通 道)部署四点环+LSP 1:1保护方法。

1个聚合:该优化法提出了在省干PTN的L3VPN和城域 PTN的L3VPN的VRF在域间部署多链路非对称聚合。

2个原则:该优化法提出了 LTE PTN本地网核心层关键 单板分离原则和LTE FTN本地网核心层扩容原则,排除城域 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的单点故障隐患,在兼顾投资不增加 或者少量増加的基础上指导现网扩容优化,提高网络安全性。该优化方法对现网城域传送网LTEFTN核心层进行优化 部署,实现14种故障场景下流量能够自动切换,LTE业务不 阻断。

3 312优化法的3个部署

城域传送网LTEPTN核心层的保护的补充方法是在现网 保护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的补充完善方法。补充方法能够满足 高可靠性、带宽大于等于原有PTN网络链路带宽、业务能够安 全隔离等特点。

(1)L3VPN Peer 间部署 ECMP

城域L3VPN网络通常釆用口字型组网,L2/L3节点与L3 节点,L3节点间形成VPN PEER关系,现网PEER间物理链 路数通常1条,PEER节点通过隧道收发数据,隧道LSP 1:1线 性保护,运行传统的路由协议只能利用其中一条链路传送数 据包,该链路容易拥塞,其它链路处于备份状态或无效状态, 链路资源空闲浪费,且安全性比较低。通过大量的测试验证,借鉴数通网络的ECMP(Equal-Cost Multipath Routing,等价多路由)技术运用于PTN网络,将发往 同一目的1P或者同一目的网段的三层转发流量通过不同的路 径进行分担,实现网络的负载均衡。

LTE PTN本地网核心层

图3城域传送网UEFIN核心层L3VPNPeer间部署ECMP保炉

在每个PE节点配置多条險道,配置成隧道负荷分担组(简 称:LSPECMP组),再配置一条路由,该路由出口为LSP ECMP组,在LSP转发层面通过HASH算法对业务进行负荷 分担,将流量分担到LSPECMP组的所有可用成员,如图3所 示,《XX综合楼L2/L3-1”的下一跳主用路径由链路3和9捆

230

网保护。将经过这两个核心节点间的所有tunnel均上环绑定, 实现抗3条链路故障,保护部署如图4所示。

图4 L3VPN核心节点间部署两点环网保护

环网保护包括互为保护的两个相反方向的环,每个方向 都包括工作和保护环通道,通过保护通道提供冗余的带宽,在 网络失效后,分布式业务能够自动恢复《■环网是能够自愈的, 是的逻辑层次,易于管理;基于环网进行倒换,倒换速度 快。

(3)ICB部署四点环+LSP 1:1保护

L2/L3节点间需要建立ICB (同步控制协议通道,通常称 为心跳线),用于承载MOLAG协议报文、ARP热备表(用于备 L2/L3节点从主L2/L3节点同步ARP表项)、BFD协议等。在 现网中一旦ICB通道中断,该对L2/L3节点下所带LTE基站 业务全部阻断,该情况在2015年发生过多次,造成了多起地 市阻断。

312优化法提出了 ICB部署四点环+LSP 1:1保护方案,将 上述工作路径绑定在环网,实现了 L2/L3节点的ICB在主备 Tunnel上承载时,业务路径实际在三条物理链路承载和保护, 实现抗2次故障能力。

4 312优化法的1个聚合

城域PIN与省干PTN的对接是L3VPN域间的对接,釆 用Native EP对接,在核心PTN上配置去往省干PTN的静态 路由,并配置IP/VPN混合FRR。现网中采用单个10GE端口 对接,存在安全性低和带宽不足问题。

本312优化法提出了 1个聚合,即:在省干PTN的L3VPN 和城域PTN的L3VPN的VRF在域间部署多链路非对称聚 合,城域主、备L3与省干PTN采用ETH-TYunk端口捆绑技术, 城域L3设备与同机房地市干线PTN设备通过N*10GE捆绑 互联,并将主、备L3的ETH-Tnmk最小活动链路数为设置为 非对称值。如下图5所示。

信息通信图5 L3VPN域间部署多链路非对称聚合

多鶴非对称聚合经过多次试验,建i灶用L3节点ETH- TRUNK UP=N (即最小活动链路数等于聚合组成员数,N< =16),备用L3节点ETH-TRUNKUP^N/2(即最小活动链路数 等于聚合组成员数的一半)。

⑴主用L3节点ETH-TRUNKUP=N能够增加原有链路

带宽,实现流量的负载分担。

(2) 当主用EIH-TRUNK中某条链路故障时,主用TRUNK会自动倒换到备用ETH-TRUNK,不会因为活动链路 数减少引起流量拥塞。

(3) 备用 13 节点 ETH-TRUNKUP=N/2,当主用 ETH-TRUN

K故障自动倒换到备用后,即使备用再有链路故障,只要故障 链路数小于成员数N的一半,备用ETH-TRUNK会正常工作, 可能会存在链路拥塞,但避免了业务阻断,能极大的避免重大 故障发生。

5 312优化法的2个原则

现网中两台L2/L3桥接设与主备L3设备之间均只部署 一条10GE链路。若存在核心层物理同单板或者业务同路径, 1处单板故障或者1处光缆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个地市业务全 阻,该类型情况在2015年全国也发生多起。本文提出了 LTE FTN本地网核心层关键单板分离原则和扩容原则,对于现网 维护、优化和网络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1 LIE PTN本地网核心层关键单板分离原则

本地网LTE PTN核心层物理同单板是指L3 PTN设备、 L2/L3 PTN设备的上联端口、互联端口、下联端口中任意两个 端口同物理单板。如图6中的链路1、2、3或者1、2、4存在同 物理单板。

图6本地网LTE PTN核心层部署多对L2/L3 核心层业务同路径是指L3VPN中涉及到的所有LSP 1:1 保护的主备路径除了源宿节点的落地板位外,主备路由经过 了同一个PTN板位、同一端PTN设备或同一波分路由。

李程贵等: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研究与应用

(1) L3 PTN设备上联省干单板、互联另外一台L3 PTN设 备单板、下联L2/L3设备不能共单板,即上图中链路1、2、3、4 要使用在不同的单板,防止1块单板故障引起2条链路阻断 或者1块单板故障引起2对L2/L3设备单边运行。

(2) L2/L3 PTN设备间承载ICB/ICCP心跳协议的主备物理 链路不能共单板,链路不能有物理同路由,如上图中链路5、6。(3)

L2/L3 PTN设备上联L3设备单板、L2/L3PTN设备间

承载L3VPN链路的单板不能共单板,防止1块单板故障引起 LTE基站上流流量阻断。

(4) 华为L2/L3 PTN设备间承载DNI PW环网的主备物 理链路不能共单板,链路不能有物理同路由,要求同承载ICB 的链路要求。

(5) 业务路径同路由需分离,L3VPN中涉及到的所有LSP U保护的主备路径,除源宿节点外不能存在业务同路径、PTN 同单板、波分同路由问题,谨防设备间物理链路有多条链路而 业务路径存在同路由隐患。

5.2 LTEPTN本地网核心层关键单板扩容原则

- 从城域传送网312优化法的LTEPTN本地网核心层关键

单板分离原则可以看出,核心层链路扩容时也必须要遵循一 定的原则,随意的选择单板、端口扩容可能无法起到提髙安全 性的作用。为此,城域传送网312优化法也提出了 LTE PTN

本地网核心层扩容原则。(1)

安全性最优原则:在槽位满足的情况,选择空闲槽位

新插单板,采用跨版链路聚合和分担,排除共单板的隐患。

(2) 在槽位不满足或者投资不满足情况,利旧现网单板和 端口,优选L3设备上行链路使用单板和下行链路使用单板共 板,按照现网保护方式,该方式不会影响现网业务^(3) 在上述1、2无法满足条件下,仍需要扩容时选择上行 链路和互联链路共单板或者下行链路和互联链路共单板,但 此种情况必须满足原链路的上行链路和互联链路不共单板, 下行链路和互联链路不共单板,否则一处单板故障将导致整 个地市LTE业务阻断。

6系统的运行效果分析

—种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方法,经在内 蒙古移动T地市分公司全网验证,方案满足预期要求,优化后 的城域网核心层倒换算法流程图如下图7所示。

图7城域传送网LTEPTN核心层312优化方法网络倒换流程图

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经过312优化方法实施优化 后,采用关闭激光器或者现场拔线方式模拟此14种场景,并

231

EIH2018年第6期 (总第 186 期)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信息通信2018(Sum. No 186)

电话销售中的有效沟通技巧

林经权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电子渠道运营中心,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电话销售具有鲜明优点,如,成本低、效率高和门檻低等。电话营销也是一个介绍和说

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技巧直接影响到销售的效果。文章就电话销售的沟通技巧出发,阐述了如何具体提高电话 销售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话销售;沟通交流;技巧;营销手段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8)06-0232-02

电话销售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在我国的市场营销中刚 刚进入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商业的发展,电话销售成为越来越 多商业公司的主要销售方式之一。但是电话销售也面临着诸 多困境,人们对电话销售的抵触情绪很大原因是电销人员的 沟通技巧不成熟,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有效的销售技巧能够快 速提高销售效率。

1电话销售的内涵和特点

电话销售,顾名思义就是以打电话的方式为主要沟通手 段,进行主动销售和推销的模式。电话销售一般是公司提供 专用电话,以公司的名义和客户沟通,之后借助传真、短信、网 络等方式进行辅助沟通。在电销的过程中电销人员一般要完 成公司产品的介绍、报价以及成交条件等环节,最终达成交易[1]。

与传统销售相比,电话销售具有明显的优点。

首先,电话是一种经济、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通讯工具,当 前我国城市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了 98%,随着手机的普遍应 用,打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

其次,电话销售经济实惠,其他销售方式,如,广告、新闻 和展会等相对成本较高,而电话销售一般是借助公司的自动 化信息平台或者专业机构的运行平台来完成,消耗成本低,公 司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监听或者电话录音的方式监督销售员工 作过程,简单实用。

最后,电话销售业务员的入门门槛也较低,一般要求普通 话流利,口齿表达清晰,具备基本的逻辑和沟通能力,再进行 公司专业知识培训就可入职,员工培训周期短,人力投入成 本低。

2新形势下电话销售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2.1打电话前准备不充分

准备不充分,盲目打电话是电销人员最容易犯的一种错

误。电话销售首先要求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客户定位,进行 客户资料筛选,积极调动好态度和精神,然后再执行相应的营 销策略。

但是部分电销人员在打电话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 作,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沟通过程中态度不 够积极,往往说两句话就说不上来,容易导致客户流失。2.2工作效率不高

电销人员对产品知识以及品牌内涵不够了解,掌握的营 销方法比较落后,甚至不了解当前产品行业内的市场需求,因 此当客户提出关于产品、服务的专业问题时,营销人员往往回 答不上来,或者回答不够专业,导致客户对产品和服务不够 信任。

2.3不了解客户的购买需求

沟通是双向的,营销更要注重客户的购买心理。在电话 营销过程中营销人员要注重客户的心理变化,主动挖掘客户 的真实想法。如果销售时只注重推销,盲目地介绍,不给客户 表达和沟通的机会,就很难抓住客户的真实想法。2.4对客户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根据相关统计,电话销售的平均成交率只有3%,而普通 客户群体中对电话销售也抱有一定成见,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营销公司缺乏长远计划,对客户定位不准,没有锁定 和收集特定的客户资源,于是对客户群体实行电话“轰炸”, 影响到普通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而激发他们的抵触 情绪[2]。

2.5缺乏一定的话术技巧

电话销售是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营销员的话术和沟通

进行LTE手机的下载测试,上述故障场景不再导致LTE业务 中断,当某处或者两处故障发生后,城域传送网核心层会进行 保护倒换,LTE业务流量不中断,对比倒换前后LTE基站和 EPC核心网间的时延、抖动、丢包率等重要网络指标,均无显 著变化,整个保护倒换满足LTE承载业务质量要求。

实践效果表明,城域传送网LTE PTN核心层312优化法 部署实施后,效果明显,2016年1月至今全区未发生过LTE PTN核心层故障引起的地市LTE业务大面积阻断,具有一定 的实践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李程贵.一种城域传送网LTEPTN核心层312优化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710046609.6,2017.

[2] 刘磊,许颖.面向LTE的PTN解决方案及网络架构研究[J].

信息通信.2013⑵.[3] [4]

张优训,张华荣.面向LTE技术的传输承载网组网架构探 李芳,徐云斌,赵俊峰.PTN+L3网络承载TD-LTE移动回 讨[J].移动通信,2013(5).

传的OAM运维工具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2(12).[5] 丁明吉,张明宇.基于PTN的多路径传输连接建立机制研

究[J].光传输,2013(9).作者简介:李程贵(1985-),男,呼和浩特,工学硕士,工程师。研 究方向:移动通信;王睁(19-),女,呼和浩特,工程硕士,工程 师,研究方向:移动通信。

2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