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锈钢饰面安装施工工艺

不锈钢饰面安装施工工艺

来源:华拓科技网
不锈钢饰面安装施工工艺

不锈钢饰面已是现代室内装饰工程中常用饰面.为了取得较好的装饰效果,一般不锈钢饰面用材厚度不宜低于1。2mm,最好需1。5mm厚。这样才能保证不锈钢饰面不产生凹凸不平的视觉不适感。

不锈钢饰面一般不宜直接安装于水泥基墙柱面,而要用胶合板或其他衬板作基层,不锈钢合板粘贴于基层木板上。 1。 操作程序

出翻样图 基层处理 弹 线 钻孔扎榫 固定木龙骨 防潮、防火处理 隐蔽验收 基层板固定 弹 线 不锈钢板铺贴 2. 操作要点 2。1出翻样图

在不锈钢板订货,安装前一定要出翻样图,翻样图要根据设计饰面布置,结合实际施工面的形式,面积大小,确定每块铝塑复合板的规格、尺寸、安装方式、基层构造,粘接剂型号,接缝尺寸(一般3—5mm)圆柱还要确定接缝的构造形式等等。 2。2基层处理

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如墙面平整误差在10mm以内,采取垫补砂浆修整的办法,如误差大于10mm,可在

墙面与木龙骨之间加垫木来解决,以保证木龙骨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3弹线

根据翻样图确定的基层构造尺寸,在墙面上弹出木筋的水平,垂直尺寸线,弹线尺寸必须正确。 2。4 钻孔、扎榫

用12—-—16mm的冲击钻头,在基层面上按弹线位置钻孔,孔深不小于40mm,一般孔距小等于500mm.在孔眼中打入直径略大于孔径的木榫。如在湿潮地区或墙面易受潮湿的部位,木榫可用柏油浸泡,待干后打入孔眼,并将木榫表面与墙面削平。 2.5固定木龙骨

木龙骨的截面尺寸一般为30mm×50mm。木龙骨的间距一般为500mm。如果基层板厚12mm时,木龙骨的间距可放大到600mm,如果基层板厚13mm时,木龙骨的间距可放大到800mm.木龙骨与基层连接用钉子的长度一般为木龙骨厚度的2—2。5倍.竖向龙骨要垂直.水平,竖向龙骨要在一个平面上。 2。6防潮、防火处理

在潮湿区域,基层上需作防潮处理,一般可用水性高分子防水涂料涂二遍.木龙骨都要作防火处理,方法是在木龙骨上涂防火漆。 2.7基层板固定

隐蔽工程验收后,可固定基层板。基层板一般采用细木工板,厚度10mm左右。固定基层板钉子的长度为板厚的2-2。5倍.10mm以上的木板常用30——35mm铁钉固定。钉子的数量和间距要适中。间距一般以200mm为好,以防止木板表面翘曲。铁钉的钉帽要砸扁,送入板内. 2。8弹不锈钢板安装线

在衬板上要弹出每块不锈钢板的安装线,水平线和垂直线要呈双线.双线中间为接缝的距离,每根线为不锈钢板的边线. 2。9不锈钢板铺贴

(1) 被粘物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对粘结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

了得到最好的粘结效果,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通常要求粘接面必须清洁、平整光洁、接缝密合、干燥等,以保证粘接面浸润性良好,粘接层厚度均匀。

木材的表面处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木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8%~12~;被粘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一般精刨削的表面,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被粘表面必须清洁新鲜。陈旧和不洁净的表面必须用刨削和砂纸打磨等方法处理;除掉表面的木屑,可用刷子刷,压缩空气吹,或用干净的布擦等;对于木材端面、斜面或对疏松多孔的材质要预先涂以防渗剂或底层胶;为保护已加工完毕的表面不被弄脏,应尽可能减少操作次数,或将粘结面的加工放在其他工序之后;脱脂处理,对油脂、糖分和蜡等含量多的木材,为改善其湿润性和粘接性,可用10%的苛性钠(NaOH)水溶液或用丙酮、甲苯等溶液刷洗粘接面,或用浸过上述溶液的棉面擦粘接面,进行脱脂,脱粘,脱蜡处理。处理后的木材的粘结强度比未处理有所提高,但对油脂含量少的树种无明显改善。处理后的表面,待洗液挥发干燥后,即可进行涂胶粘接.同时,处理完的表面也不宜存放过久。

(2) 胶粘剂配制 胶粘剂种类颇多,配制比例各异,因此,使

用某一种胶粘剂一定要按制造商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而且比例一定要正确、精确,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其次,双组份胶粘剂混合后的搅拦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充分搅均. (3) 涂胶施工 涂胶方法很多,但常用有以下几种.在施工现场

施工,一般宜用刷涂汉和刮涂法。

刷涂法:用毛刷把胶粘剂刷在粘接面上,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常用的办法.适用于小面积施工。

喷涂法:对于低粘度的胶粘剂,可以采用普通油漆喷进行喷涂.对于那些活性期短,清洗困难的高粘度胶粘剂,可以采用增强塑料工业中的特制喷涂法的优点是涂胶均匀,效率高;缺点是胶液损失大,溶剂散失在空所中污染环境. 刮涂法:对于高粘度的胶体状和膏状胶粘剂等,可利用刮胶板进行刮胶。刮胶板可用1~1.5mm厚弹性细板、硬聚氯乙烯板等材料制作.

(4) 晾置和陈放 将胶粘剂涂刷在粘接面上以后,为使胶粘

剂易于扩散、浸润、渗透和使溶剂蒸发,任其在空气中暴露、静置一段时间.将从涂胶完了开始,直到两个粘接面贴合时为止的这段静置工艺过程,叫晾置。

两个粘接面在经济胶、晾置以后,将其互相贴合,但不加压紧力,而令其静止存放一段时间。将从粘接面互相贴合时开始,直至人为的加上预定压紧力为止的这段静止存放的工艺过程叫做陈放.在陈放时间内胶粘剂的水分基本停止蒸发。但是扩散、浸润、渗透作用还在缓慢进行.

晾置和陈放的时间根据胶粘剂的种类而定,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不需要晾置和陈放,涂胶后立即粘合和压紧。属于这一类的胶粘剂有皮胶、骨胶和热溶剂。

涂胶后需要晾置也允许存放。属于这一类的有溶剂型、乳胶型和含有溶剂的化学反应型胶粘剂。

两面涂胶,晾置达指触干燥程度(即用指尖接触涂膜,达到似粘非粘程度),贴合后立即压紧,不需要陈放。属于这

一类的是溶液型橡胶类胶粘剂.

(5) 压紧 胶粘剂在固化的同时产生粘接作用,所以在胶粘剂

的固化过程中,确保粘接面之间密合,是保证产生粘接作用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在胶粘剂开始固化之前,必须向粘结面施加压力,到少要施加接触压力.如果在因化过程中,粘接面这间不能保持密合,就必然要在粘接层中产生空隙,影响粘接质量。适当施加压紧力,可以改善胶粘剂的浸润性和向表面不规则处的渗透性,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薄而均匀的粘接层。

压紧力大小与胶粘剂的种类和被粘材料的种类等因素有关,一般在0。2~0。5MPa范围内。压紧时间取决于胶粘剂种类和固化温度。施加压紧力一般是以贴合或陈放之后开始,直至胶粘剂完全固化或基本固化之后才卸除压力。

一般对压紧操作的要求是:压紧力大小适当,压力分布均匀,压紧时间足够,不可使被粘体受压变形等。

加压方汉有多种形式,选择时要根据被粘体的种类、形状特点和粘接待点进行选择.一般常用的压紧方法有杠杆重锤压紧,弹簧夹压紧、多块重物压紧、砂袋压紧、气袋垫、弹簧垫,热压釜、钉压紧、螺旋夹压紧、板材类叠层压紧等.

(6) 固化 固化是胶粘剂通过溶剂蒸发或化学反应由胶态转

化为固态粘接层,同时产生粘接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固化质量与固化条件(温度、时间和压紧力等)有重要关系。常用胶粘剂的固化条件见表1。操作时,必须满足各胶粘剂所要求的固化条件,这是保证粘接质量重要的一环。

固化温度对固化速度和固化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即使是常温固化的胶粘剂,提高固化温度(在100℃以内)也是

有利的。表2是常用胶粘剂的最低固化温度和乳液型胶粘剂的最低成膜温度.在温度低于此值时,固化过程便不能进行。

表1 常用胶粘剂的固化条件 胶粘剂名称 压紧力 固化温度 固化时间(h) (MPa) (℃) 0.5~1。5 20~30 4~12 0。5~1。100~1每1mm厚40~65 0s 10 0。5~1。5 20~30 12~24 0.5~1.5 120~130 备 注 冷预压30~60min 脲醛类 酚醛类 冷预压每1mm厚60~112~30m20s in 4~12 6~12 12~24 0。5~1 3~4 瞬间 6~12 6~12 两面涂胶 间苯二酚甲醛类 0。2~1.5 20~30 三聚氰胺甲醛类 0。5~1.5 20~30 环氧类 0。1~0。2 20~30 0.1~0。2 80~100 20~30 20~30 20~30 20~30 接触压 0。2~0.5 0。5~1.5 聚醋酸乙烯类 0。2~0。5 氯丁橡胶 皮胶、骨胶 酷素胶 表2 常用胶粘剂的最低固化温度或成膜条件 胶粘剂种类 聚醋酸乙烯乳液 冬用型 夏用型 四季型 酷素胶 合成橡胶类 最低固化或成膜温度(℃) 1~2 9~10 1~2 0 0 胶粘剂种类 聚氨酯 聚醋酸乙烯溶液型 纤维素类溶液型 环氧类 酚醛类 乙烯—醋酸乙烯 共聚物乳液类 最低固化或成膜温度(℃) 0 0 0 10 5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