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朱德与四位夫人的爱情故事

朱德与四位夫人的爱情故事

来源:华拓科技网
⼀、萧菊芳  

  1912年秋天,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学⽣萧菊芳结婚了。  

  这时候,朱德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年轻教官,许多⼈都很关⼼这位年轻少校的婚事。  

  在朋友的巧妙安排下,朱德来到萧菊芳家⾥。菊芳对这位年轻英俊的少校颇有好感,见到朱德时,羞答答地同朱德说了⼀席话。这在当时是相当“⾰命”的举动了。  

  在这次见⾯中,朱德感到萧菊芳是⼀个诚实和相当进步的姑娘。朱德还发现萧菊芳的⼀个秘密:她没有缠⾜。这⼀⼤胆⽽⼜进步的⾏为⼜使朱德对萧菊芳增加了不少好感。  

  不久,朱德和萧菊芳结婚了。  

  婚后的⼀段时间⾥,朱德依旧住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整⽇带兵操练,萧菊芳继续在师范学校读书,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朱德和萧菊芳只有在星期天才能团聚。凭朱德当时的地位,完全可以在昆明找⼀套别墅住,可是朱德和萧菊芳没有这样做。多年以后,朱德曾经⾃豪地说:这婚事并不是资产阶级的。  

  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这时萧菊芳已经怀孕了,也许是想念丈夫,也许是想念丈夫的家乡,朱德出征后,萧菊芳毅然坐轿⼦来到泸州,在泸州租了⼀所⼩⼩的住宅,同朱德住在⼀起。  

  9⽉底,萧菊芳⽣下⼀个男孩,取名保柱。保柱为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氛。萧菊芳为养育保柱⽇夜⾟劳,却不知病魔突然袭来。保柱出⽣后数个⽉,萧菊芳患了类似⾚痢的热病,不幸去世。  

  ⼆、陈⽟珍  

  萧菊芳病逝以后,许多⼈劝朱德再婚,劝朱德为这个家庭找⼀个主妇。朱德想到没有母亲的婴⼉需要有⼈照料,就同意了。  

  这场婚姻也是由朱德在中的朋友介绍的。  

  这位⼥⼦叫陈⽟珍,是⼀个受过教育的姑娘,也是⼤⾜,参加过1911年的⾟亥⾰命和1916年的⾰命活动。陈⽟珍有个条件,如果不在结婚前同求婚⼈当⾯谈谈,她就拒绝考虑婚事。  

  朱德接受了这个“挑战”。朱德见到陈⽟珍后,双⽅都产⽣了好感。  

  不久,俩⼈就结婚了。  

  陈⽟珍是⼀把理家的好⼿。婚后,她把家庭布置得简朴、新颖,⾮常⼲净。当她知道朱德喜欢养花时,她在⼩家庭的⾥⾥外外都摆上了鲜花,她还精⼼修整出⼀个很漂亮的花圃。她爱保柱,把保柱看作是⾃⼰亲⽣的孩⼦。  

  第⼆次结婚,使朱德有了⼀个幸福的⼩家庭。  

  在穷兵黩武的年代⾥,朱德的三⼝之家仿佛是⼀个安全港,是⼀个与世隔绝的⼩天地。当年当地有思想的⼈,经常到朱德的寓所聚会,研究中国社会,探讨民主、科学、民族和种族平等等问题。为此,陈⽟珍还布置了⼀间精致的书房,搜寻了⼀些关于⼗⽉⾰命的思想以及关于种族和民族平等的宣⾔这类题材的书籍和⼩册⼦,还订阅了《新青年》和《新潮》等杂志。  

  由于两⼈的兴趣和爱好相近,陈⽟珍精⼼为朱德选购了《诗经》、《⽔浒》、《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唐诗三百⾸》、《孙⼦》等⼤量书籍,还买了两个漂亮的书柜,她把这间书屋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是朱德⼗分喜爱的⼀个地⽅。  

  1922年夏天,朱德决⼼赴上海寻找⾰命道路。临⾛前,朱德接到川东军阀杨森的电报,杨森邀请朱德到重庆作客。朱德就告别妻⼦和⼉⼦,离开了陈⽟珍的家乡南溪。谁知这⼀别离朱德再也没有见到他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