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拓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

来源:华拓科技网
学苑论衡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

陈长玉

(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摘要:人工智能背景下,个性化学习能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为其“量身定做”学习计划,使得学习者具有个性化特征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也是今后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既能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也有助于教育的优化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个人的学习。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个性化学习;特定需求

1.概念的界定1.1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

。各国先后出台很多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与报告,这也使得人工智能走向了大范围的应用和广大群体中。当前人工智能处于起步阶段,是弱人工智能,它在交通、金融、教育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

1.2个性化学习的概念

21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创新人才,个性化学习是很重要的培养方法。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特定的学习经验、兴趣、愿望或文化背景,来设计教育项目、教学方法以及学术支持策略等[2],具有学习目标差异化、内容定制化、成果多样化、评价随时进行等特征[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了解个体差异,满足特定需求,确保学习者最优化发展。

2.人工智能技术对个性化学习的支持

人工智能中的很多技术都支持着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比如推荐算法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来推送个性化资源;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学习行为数据,挖掘出学习者对应的隐含的行为规律特征;自动语音识别技术是将人类的语音直接转换为文本,实现人与机器的自然语言交互[4]

,学习者发出语音,语音识别技术判断学习者发音内容,快速评估并给出修正意见,这比人工评判的效率要高很多。个性化学习单靠人为观察很难实现,必须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才能真正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3.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应用案例3.1北京十一中的“分层走班制”

北京十一中学于2013年起实行分层走班,即学习者根据需求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进行选课,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体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北京十一中学课程设计

课程顶层设计

分层课程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分类课程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体育、技术综合课程艺术、游学、高端项目研究、综合实践特需课程

枣林村书院、援助课程、特种体育

分层课程是按难度分层,分类课程按基础能力和文理科分,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需课程为具有独特才能的学生开放。北京十一中学的成功不开人工智能环境的大背景,它创新了教育模式,为我国的个性化学习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2上海静安区的个性化教育实践

“十二五”期间,上海静安区以“教育个性化”作为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目标和方向,对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校、长效机制建设进行探索

[5]

。该区的学生经过个性化实践之后,学业水平成绩排在全市前列,高

层思维能力指数增高,自信心增强。个性化教学能为学习者提供有价值的学习机会,精确分析学习者,并对其进行过程性评价;个性化学校指的学校创设丰富的活动场景,为学习者提供多元课程;长效机制的探索需要变革优化区域和学校管理,提升教师教育素养,扩充优质资源,优化评价机制,这些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探索,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

4.个性化学习的展望与挑战4.1个性化学习的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的个性化学习将朝着情景化、个性化、游戏化等多元方向前行。即未来的学习将和生活场景相关,学习者根据自己需求来决定学习内容和方式,学对自己有用性、实用性的知识,同时这些学习可以结合VR、MR等科技来开展。

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学校将开展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师也是服务型、创新型、合作型的教育者;各种各样的移动学习终端、教育APP和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被适时地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专属的、特定的学习计划。

4.2个性化学习的挑战

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也会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层面。要真正实现智能导师系统,机器必须要加深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自动翻译、智能对话也要接近100%,而目前的技术并未达到这种程度。其次是伦理观念方面。如果要真正意义上的实行个性化学习,分析学生的表情和大脑活动都是必要的,但当“头环”“表情分析”等AI摄像头走进校园时,社会各界对此大多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这些技术窥探了学生的心境、情绪,侵犯了隐私权。最后是效果层面。之前有研究发现不同的技术手段在对教育与学习结果的影响上存在不显著差异,即“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个性化学习引入很多先进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有时也会出现“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学习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语:时代的齿轮在转动,科技的脚步不断向前走,教育也要不断改革优化。在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下,致力满足学生特定需求的个性化学习快速发展,这也为教育改革拓展了新的方向,但我们要持以客观的态度,结合现实来发展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谭铁牛.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智慧中国,2019(Z1):87-91.[2]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

[3]孔晶,郭玉翠,郭光武.技术支持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6(04):88-94.3333.

[4]探索语音识别技术的前世今生[J].科技导报,2016,34(09):76-77.

陈宇卿.区域教育走向个性化:行动与反思——以上海市静安区教育改革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06):58-62.

2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