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支付宝为什么执意要做社交?”。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支付宝做社交,即使坎坷,也有一线生机。但如果不做社交,支付宝只有死路一条。
可能有人会说我危言耸听,作为国内最大的支付平台,支付宝的优势地位看起来是那么稳固。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在和微信的在移动支付的竞争中,支付宝的地位真的那牢不可破么?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支付宝,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淘宝。几乎所有人都是因为淘宝购买和网上支付方便,才开始使用支付宝,接受支付宝,信任支付宝。后期的各种理财产品更是深得人心。
目前来说我的所有好友同事,几乎没人会去选择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了。除了一些炒股的,其他人都是把钱放到余额宝。才最终造就了今天支付宝在支付平台上的龙头地位。
但是,随着其他支付平台的进入,这个市场也早已不是支付宝一家独大的时候了。现在一打开各种app,打开之后几乎都有个钱包。当然了,百度钱包这种鸡肋,支付宝是不会看在眼里的,但是微信支付的强势竞争却不能不让阿里巴巴的高层警惕。
微信,或者说是腾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野蛮生长。只要有利益点,腾讯这条互联网巨鳄就会毫不迟疑的强势介入。腾讯可谓是山寨了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如果说之前的山寨游戏还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对支付宝的山寨可谓是掀起了滔天巨浪。现在这个时代做什么生意最赚钱?高科技?错。做“钱”的生意才是最赚钱的话
微信相对于支付宝有着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巨大的用户群和超长的在线时长。在用户量上,微信坐拥5.49亿(2016年一季度数据)用户,是所有手机非系统软件中用户最庞大的。而绝大多数微信用户,几乎全天都在使用微信。理论上可以把人类的各类行为都涵盖在内,就支付而言,就已经远远大于淘宝的支付场景,微信支付可以实现真正的无处不支付。
目前信支付用户达到了4亿左右,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只是一个提供支付和服务的机构,更开放的模式,比相对封闭的模式更容易起规模,也更容易铺开,微信支付上线后发展迅速也就是必然的了。微信支付如果放开第三方支付公司,阻力会更小。微信支付更符合互联网的开放特性和去中介化特性。
而支付宝则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支付才需要掏出手机打开支付宝,两者联系不够强烈。而微信,则已经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目前的支付宝模式事实上早已难以为继,寻找新的模式迫在眉睫。
然而,转型又岂是那么简单的。社交软件做支付我们很好理解,事实上现在也欣然接受。但是支付软件做社交却让人难以接受。通过排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微信在不知不觉中把支付融进了我们的社交生活,试想下,抢红包的时候你有感觉到自己是在用支付功能吗?
未来的支付将更加贴近生活,与社交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这是大势所趋。而微信也会凭此不断地野蛮生长。支付宝如果不想就此没落的话,只能奋起反击,大步的进入社交领域。这不是一种选择,这是一种无奈,仅此而已。
虽然现在支付宝的转型之路,可谓是曲折坎坷,更是被笑称“支付鸨”,不过这未必不是一条可行道路。当年的微信摇一摇,陌陌,不都是凭借着约炮神器的名头,大量吸收用户么。支付鸨圈子一上线,瞬间挤进去几百万人看羞羞图片。这就已经超过预期了。
想要抓住那一线生机的话,支付宝必须走社交之路,不过转型期的阵痛却总是让消费承担就不太好了。但愿马首富可以找到一条正确的转型之路。
解决方案2:
支付宝做社交是毫无疑问和悬念的,支付宝作为拥有3-4亿线上注册用户的支付工具,包含了购物消费,提现转账;缴费:水电煤气话费房租等等;信用卡还款,捐款,AA收款;投资理财等多样化的功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从这些功能来看,支付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收付款工具,它更重要的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让收款转账购物缴费越来越方便,让投资理财越来越亲民化,大众化。
在商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社交不商业,没有社交就没有成交,没有成交就不会产生支付,说到底社交影响着商业,影响着成交,影响着支付,因此支付宝离不开社交,支付宝一旦离开社交,就如同涸辙之鱼。
支付宝执意要做社交是顺应社交商业模式的潮流,购物缴费,投资理财本身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社交,只有社交才能产生持续的消费和成交,社交商业模式才是未来互联网商业发展的主流。面对社交领域微信和QQ这样的霸主,面对现在的各种网红商业模式,支付宝的危机感可以说越来越严重,支付宝不可能坐以待毙。
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却越来越紧迫,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每个人的生活几乎都被工作,学习所占据,出门购物,休闲娱乐的时间几乎成为一种奢想。那么移动社交商业模式很好的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因此,人们最迫切的需求其实是社交,支付宝执意要做社交也是顺应消费者的需求。
营销也好推广也好最终的目的是产生成交产生支付,对于用户来说,人们已经厌倦了铺天盖地的传统模式的商业广告和宣传,人们更容易接受趣味性的移动社交营销,例如现在的微博博主对粉丝的营销,微信朋友圈的营销都是在利用社交媒体图文并茂的进行产品营销,这种方式更接地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各种网红营销充分佐证了社交营销更容易促成交易更容易让消费者或者粉丝产生持久的消费。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移动社交其实是软肋,淘宝的阿里旺旺属于商业性的聊天软件,它是有局限性的,对用户的也比较多,因此缺少了QQ聊天软件所具有的趣味性和自由性,一般经常网购的人才会去用阿里旺旺,而QQ不同之处就是社交聊天软件,两者之间的定位不同,QQ让用户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和方便,从而也带动了QQ用户的虚拟消费,例如QQ的各种游戏和道具让用户产生兴趣和依赖性,QQ游戏虽然涉嫌各种抄袭,但是其忠实的粉丝从来没有减少过。先让用户产生兴趣,从而产生依赖性,最后让用户不由自主的产生消费,这也是腾讯的惯用套路。
而微信的崛起是在QQ强大的用户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微信的口号强调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对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微信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去下载安装去打开,哦,明白了,晒生活晒学习晒产品,从而产生精准的粉丝,在社交中产生交易,这就是所谓的移动社交营销。而阿里巴巴缺乏的正是这种营销套路,微信的崛起可以说刺激了支付宝,支付宝虽然有强大的用户群体,但是缺少社交,没有被激活,不能产生持续的消费,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用户都会流失进而使用微信支付,只需扫一扫完成支付,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方便快捷。支付宝执意要做社交并不是一种创新,只是在借鉴微信的成功,让用户产生更多的兴趣和依赖性,从而产生持续的消费。
解决方案3:
支付宝做起了社交功能,也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所影响下,形成的必然产物。
支付宝伴随着阿里巴巴淘宝的脚步,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被大众所认识。支付宝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从2004年开始成立至今,支付宝发挥了“简单、安全、快速”的支付新模式,支付宝实名的用户已经达到了3个亿。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方便。如今,我们只要带着手机就可以出门了,打出租,买东西,交水电费等等,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支付服务都可以用支付宝来实现。可以说支付宝是一个专业的“小钱包”,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支付宝执意要做社交功能,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如今网络上的社交,是宅男宅女们的天下,多少人都躲在家里了却可以跟陌生的网友们打成了一片火热。没事就开个直播,晒晒自拍,发发小情绪,迎来无数的粉丝关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优越感。社交板块的前景,必然是充满了希望的。另一方面,在多了社交功能之后,人们使用打开支付宝的频率次数,肯定会增加,也可以达到推广的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支付宝,使用支付宝,潜移默化的就是一种广告效应了。
相信支付宝所带着的“互联网之光”已经照亮了所有人的未来,照亮了每一个寻常的人。人们也会享受其中,享受乐趣。社交不只是腾讯的专属了。
解决方案4: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说到底不过一个利字,难道马云爸爸不赚钱就是为了我一个撩妹APP?
麻化腾有QQ和微信,马云爸爸就一个旺旺只是为了谈生意,深夜独座时,马云爸爸就琢磨:我淘宝阿里用户这样多,不拿来做个社会APP气下麻花腾就看不出我随时可跨界的牛B之处。
但是现在研发一个新的社交APP,难道让用全国人民用阿里旺旺APP,即可以买东西还可以撩妹?那大家为什么不接着用微信用QQ呢,于是马云爸爸就想起了支付宝,支付宝现在用户很多啊而且多是实名制,这种又有用又能花钱还能看出你有没有钱以及消费能力的APP玩起社交简直事半功倍,毕竟土豪完全不在乎再多一个可以炫富的地方啊。
就像我们以前出门要带现金,要带卡。但是,如果你现在去杭州旅游,我想大概你一个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支付宝扫一扫买瓶可乐,支付宝扫一扫买个门票,支付宝扫一扫还能借到雨伞。以前也是不可想像的,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用支付宝扫一扫买了把青菜,而且顺便在支付宝上回复朋友的群聊信息,顺便给支付宝社交圈里的好友点赞,最后用支付宝喊下媳妇说自己马上到,似乎不用再退出界面,打开微信了。而从前还在用别的社交APP的朋友,为了和你保持联系,也不得不用支付宝联系亲朋好友,以点带面,最后整个社会开始接受并且使用。我们从使用一个APP,到被这个APP全方位的渗入到你的生活,马云爸爸一天天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稳步上升········可以,这很马云。
听一听,就感觉好可怕,吓的我都想跑了。马云爸爸下的好大一盘棋。
就像N年前,你不相信淘宝可以干掉很多步行街,而如今很多实体店没事的就扎堆骂淘宝。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一个穿着七彩虹套头衫的男人可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解决方案5:
因为阿里一直没有解决一件事情,就是流量的事情。目前阿里拥有的航母级别的产品就是支付宝和手机淘宝了,但是电商业务一直都是属于消耗流量属性的,都一直需要去外部引流,阿里系一直想拥有一款自己的产品来保证自己的生态的流量,但目前一直没有。
阿里之前推来往是,收购UC浏览器,无线端搜索入口神马搜索也是。但一直不够成功;所以目前阿里把希望寄托在支付宝上,因为支付宝目前从用户量上和用户需求上都是有希望的。同时,这也来源于支付宝自身的危机感,因为支付宝属于工具,微信支付诞生后,给支付宝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微信天然的社交基因让微信天然的拥有搭建场景的能力,而场景代表着入口,代表着流量,所以微信通过社交去微信支付这款工具是非常容易的,甚至超越支付宝都是有可能呢,因为对于用户而言,微信做的足够好,用户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
但是反过来看,支付宝要在工具的基础上搭建各种场景,跟微信去竞争,这是很困难的。
所以这种危机感,让支付宝不断的去做社交相关的,但支付宝并不是真正的要去做社交,跟微信去竞争,支付宝真正要做的是,基于阿里系沉淀的大数据,利用支付宝上用户之间的金融关系以及支付宝的信用体系去搭建用户的金融相关的关系链,通过这个关系链来建造各种场景,最后来产生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