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都是什么 18个文言虚词归纳”。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以下是对这些虚词的简要归纳:
1. 而:主要作为连词,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等关系。
2. 何:疑问代词,表示什么、为什么、哪里等意义。
3. 乎: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问、揣度等语气;也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4. 乃:副词,表示才、竟然、于是等意义;也用作判断词,相当于“是”。
5. 其:代词,表示他、它、那个等;也用作副词,表示推测、祈使等语气。
6. 且:连词,表示并列、递进关系;也用作副词,表示暂且、将要等意义。
7. 若:代词,表示你、你们;也用作连词,表示假如、如果等意义。
8. 所:助词,与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地方”、“……的人”等。
9. 为:动词,表示做、成为等意义;也用作介词,表示为了、因为等;还可用作助词,表示被动。
10. 焉:代词,表示那里、这个等;也用作语气助词,表示陈述、疑问等语气。
11.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陈述、解释等语气。
12. 以:介词,表示用、把、凭借等意义;也用作连词,表示目的、结果等关系。
13. 因:介词,表示凭借、依照等意义;也用作连词,表示于是、就等关系。
14. 于:介词,表示在、到、从、对、对于等意义。
15. 与:介词,表示跟、同、给等意义;也用作连词,表示和、及等关系;还可用作动词,表示赞同、参与等。
16. 则:连词,表示承接、转折、假设等关系。
17. 者:助词,表示“……的人”、“……的事物”等;也用在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
18. 之:代词,表示他、它、这个等;也用作助词,表示所属关系或修饰关系。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繁,掌握它们的用法对于理解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