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囊肿切除和胆囊切除经历~”。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患者经历的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手术核心过程及关键信息如下:
一、疾病发现与诊断过程起因:2021年10月中旬因咳嗽就诊,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肝部阴影(约7cm),无任何不适症状。初步检查: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但患者因考编推迟进一步检查。确诊:11月末考编结束后,至广州大三甲医院行增强CT,确诊:肝尾状叶囊肿(压迫血管,位置不佳,手术难度大);
胆囊腺肌症(后病理修正为慢性胆囊炎)。
二、手术准备与风险告知术前检查:2022年1月中旬入院,完成抽血、MR胸片、心脏彩超、静脉彩超、皮试、血型匹配、增强CT等,费用约五六千元。手术方案:初定术式:腹腔镜囊肿开窗引流+胆囊切除(打5个洞);
风险预案:若腹腔镜视野不清则转开腹手术;若损伤肠道需肠吻合;最严重情况可能放弃手术。
备血措施:因手术风险高,提前从血库备血。
术前准备:19日家属签字,被告知手术风险;
晚上8点服用泻药(1000ml水兑粉剂),排便五六次;
20日6点多起床,7:30被推至手术准备室,扎留置针(疼痛明显)。
三、手术过程与麻醉体验麻醉与手术开始:7:30进入手术室,麻醉师通过留置针注射药物,患者感到液体冲击后头晕,随后被呼吸面罩覆盖,意识逐渐模糊,仅说出“好困”后失去知觉。
手术完成:12点左右手术结束,全程腹腔镜完成,未转开腹。四、术后恢复关键阶段麻醉清醒期(最痛苦阶段):被唤醒后感到极度寒冷、浑身发抖,伤口疼痛加剧,无法睁眼或说话,仅能喊出“好冷”;
增加被子后昏睡,下午四点恢复意识。
术后状态:插管情况:尿管(次日中午拔除,无感)、引流管(初期少量液体,后因积液调整位置);
进食:需排气后才能进食,因未排气禁食两天,血糖低至3.7,护士补充糖分;
活动能力:第三天排气后下床,坐轮椅行平扫CT,确认无积液后计划出院。
病理结果:囊肿为支气管源性囊肿(罕见,可能幼年发育异常);
胆囊为慢性胆囊炎。
五、出院前波折与费用积液处理:CT显示积液但引流管未流出,医生调整引流管位置后排出25ml浅黄色液体。拆线拔管:24日拆线拔管,拆线过程因线头短导致反复拉扯,疼痛明显。静脉穿刺问题:护士重新扎留置针时失误,导致手背肿胀疼痛。总费用:约8万元,其中手术当天费用6-7万元。六、术后身体反应与启示术后不适:腹部鼓胀、头晕、胸闷(因术中残留二氧化碳未完全吸收);
体重增加5斤(可能与术后水肿或营养液有关)。
患者反思: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学校简单体检未发现疾病,主动检查是关键;
运动风险:术前每日腹部运动可能增加囊肿破裂风险(破裂会导致感染);
疾病隐匿性:全程无症状,凸显定期影像检查的必要性。
七、医生评价与手术效果主刀教授反馈:对手术结果非常自豪,认为操作“非常漂亮”。手术成果:囊肿完整切除,胆囊摘除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