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名词解释 公众监督”。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1. 监督,又称社会监督,是中国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社会监督方式,本质上属于公众监督。
2. 作为公民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社会公众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现象表达信念、意见和态度,这就是监督。
3. 是指公众对特定话题的多数意见的集合,它是社会评价和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
4. 监督常常与新闻媒体联系在一起,但并不等同于新闻媒体。新闻是的一种表现,但不是全部;新闻媒体是形成的工具,而不仅仅是监督的工具。
5. 在中国,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进行监督的一种方式。
6. 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目的是发现问题;二是督促,目的是解决问题。《辞海》中对监督的解释即是如此。
7. 监督是一种活动,社会各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表达意见,形成,对社会现象进行批评或褒扬,揭示问题,并促使其解决。
8. 监督虽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但具有道德等方面的强制力。当分散的、个别的议论通过传播集合成社会,它就代表着多数人的意志,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9. 监督包含公民监督权的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权利。
10. “监督”准确地说是一种社会活动,并非法律概念,也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利,它是公民法定“监督权”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