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帮我解释下杜甫的<白丝行>”。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大意是说素丝喧染之初,便是沾污之时,尽管会染上“万草千花动凝碧”之色,但它洁白的本质已不复存在。待到“春天衣着为君舞”时,虽尊荣至极,却是被抛弃的开始。
杜甫其实是感慨自己:若保持天生的素质,便没有人理睬;若想要有所作为,又保不住天生的素质,而且最后还难免落个被弃置的下场。
“金粟尺”是指码星用粟米一样小的金子镶成的尺子,用来量取贵重物品。
“象床”是对络丝时所坐的床的美称。古代缫丝之后有络丝的程序,是将络丝车放在床上进行操作的。此句与下一句是互文。
“鸣机”是指织绸的机器。“羁旅”是指痛苦的旅程。
大意为:
缫丝的时候希望它尽量长,而不在意它有多白净,越地的罗和蜀地的锦都要用镶有金粟的尺子来量(意为贵重)。络丝之后,用各种花草的染料将它染成美丽的颜色。这时已经因素净的质地被恣意染色而悲伤,但当它从织机上被剪下时仍然为它的华美而赞叹。
小心地将它熨得服贴平整,裁缝用它来制衣时将针线的痕迹都掩盖起来。春光明媚的时候穿着这样的衣服为了你翩然起舞,美好的样子引来蝴蝶围绕、黄鹂啼叫,连飞扬的柳絮和飘荡的柳枝似乎也含情意,衣裙随风摆动,轻柔随身。嫌薄汗和些许尘土污染了它的美丽,衣服打开来穿的时候还是新的,脱下来的时候已成了旧装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你不知道吧,那些有才华的人要被赏识有多么的困难,即使被起用了,又害怕哪一天会被弃置,这样的赏识对他们来说也是痛苦而又难熬的旅程啊!
解决方案2:
【原文】
《白丝行》
作者:唐·杜甫
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着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轻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注释】
1、天宝十一二载(752-753 )间,客居京师所作。诗咏白丝,即墨子悲素丝之意。
2、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3、越罗:江浙一带的续罗。蜀锦:四lil的锦缎。金粟:尺子上表示分寸长度的星。
4、象床:即织机。象,全诗校:“一作牙。”玉手:指织女的手。乱殷红:经纬错综。
5、动凝碧:光彩闪烁。
6、“已悲”句:《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则已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染:全诗校:“一作改。”
7、色相射:五色互映。
8、细意:精心。
9、宜:全诗校:“一作疑。”
10、轻:全诗校:“一作清。”污颜色:全诗校:“一作似微污,一作污不著,一作似颜色。”
11、何:全诗校:“一作相。”
12、才:全诗校:“一作志。”
13、羁旅:长久寄居异乡。
【翻译】
缫丝的时候希望它尽量长,而不在意它有多白净,越地的罗和蜀地的锦都要用镶有金粟的尺子来量(意为贵重)。络丝之后,用各种花草的染料将它染成美丽的颜色。这时已经因素净的质地被恣意染色而悲伤,但当它从织机上被剪下时仍然为它的华美而赞叹。
小心地将它熨得服贴平整,裁缝用它来制衣时将针线的痕迹都掩盖起来。春光明媚的时候穿着这样的衣服为了你翩然起舞,美好的样子引来蝴蝶围绕、黄鹂啼叫,连飞扬的柳絮和飘荡的柳枝似乎也含情意,衣裙随风摆动,轻柔随身。嫌薄汗和些许尘土污染了它的美丽,衣服打开来穿的时候还是新的,脱下来的时候已成了旧装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你不知道吧,那些有才华的人要被赏识有多么的困难,即使被起用了,又害怕哪一天会被弃置,这样的赏识对他们来说也是痛苦而又难熬的旅程啊!
解决方案3: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