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娃娃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娃娃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生活习性了解、养殖条件控制、科学建池、种苗投放、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方面,病害防治则主要针对水霉病、烂尾病、红斑病等疾病。
一、养殖技术
生活习性了解:
娃娃鱼喜栖息在低海拔溪河深潭的岩洞、石穴中,夜间外出觅食。
是肉食性动物,视力不好,通过嗅觉和触觉捕猎。
繁殖季节为5~9月,夜间产卵。
养殖条件控制:
水温:最适生长水温为16~22℃。
水质:要求清新、鲜活、无污染、溶氧量高且pH值呈中性。
环境:选择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且安静、阴凉的地方。
科学建池:
分池饲养,避免自相残杀。
修建砖混结构池塘,面积适中,池高1米以上。
设进水口和出水口,防止交叉感染。
种苗投放:
鱼池消毒,确保水质中性。
购买健康无病种苗,建议体重100克以上。
分类投放,按大小、强弱分池。
饲料投喂:
定时投喂,根据季节、水温调整。
定位投喂,养成集中摄食习惯。
定质投喂,确保饲料新鲜。
定量投喂,根据娃娃鱼需求投喂适量饲料。
日常管理:
保持水质鲜活,有微微流水。
控制水温在16~22℃。
遮阴避光,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池内清洁,及时清理杂物。
注意防逃和防盗。
二、病害防治
水霉病:
症状:体表生出棉毛状灰白色菌丝,严重时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甚至死亡。
治疗:用10%高锰酸钾或10%孔雀石绿溶液涂抹患处,或浸泡在4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中8小时以上。
烂尾病:
症状:尾部出现红色小点或斑块,后期肌肉组织坏死,骨骼外露,停止进食,不久死亡。
治疗:隔离治疗,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再用氯霉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涂敷患处,每天一次,连续7天。
红斑病:
症状:四肢、腹部出现出血性红色斑块,后期逐渐溃烂,活动能力降低,严重时全身分泌粘液,不久死亡。
治疗:单独饲养,每天用抗生素浸泡,若已溃烂则腹腔注射硫酸阿米卡星或硫酸庆大霉素,1~2周可治愈。